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评胡锦涛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公元前11世纪的周公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无论是文王率领西周崛起,至“三分天下有其二”,还是武王率领周人伐殷兴周,都得到周公的有力帮助。他在伯禽将代替自己赴鲁国任国君时告诫道: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在天下的地位不算低了吧?可是,我洗一次头曾三次握住头发,吃一顿饭曾三次吐出不中的食物,为的是及时接待来访者;就这样,还总是担心失去天下的贤人。你到了鲁国,千万不要摆国君的架子。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成为后世许多有为的从政者的座右铭。魏武帝曹操诗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深刻地道出了“治国就是治心”的重大社会价值。是的,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与经济的改变。这三个方面的顺序,应该先是心灵,再是政治体制,最后才是经济。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表面上看是捷径,但最后是走不通的。

 

 春节将至,在新一年的经济工作开局之际,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心所向决定发展方向。对当前中国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人心所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为了促内需、调结构。但不对称策略,不可能长期推行,更不可能与人民群众产生正向共鸣。不对称结构,必然以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换取少部分群体利益为代价。若在这种结构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也必将是残缺的。所以说:残缺的结构正是制造矛盾的源头。我们党彻底看清了这些,所以才选择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调结构。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结构协调了,民心就会凝聚、经济自然会好起来,民生才有所依,否则一切都是奢谈。2010年世界局势仍旧处于复杂局面,中国国务治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变革的成功与挫折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变革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而在于社会能否形成化解矛盾、平衡冲突的能力。而有效的国务治理必须以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与时代特征为基础,通过以价值引导、制度维系与组织支撑三个维度为核心内容的政治建设,实现国务治理与政治建设的和谐互动,最终达成有效而民主的国务治理。

    有一次在一个论坛溜达,不留神看到有人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民心是第几生产力?我看到这个问题,一下子蒙了。民心的确可以左右人们创造和发展的热情,但其不是生产力,是意识形态领域里对社会关系或者说生产关系满意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失去民心再先进的生产力也将不会推进社会的进程,甚至于反过来先进的生产力也可以拉向社会倒退。但无论如何民心不是生产力,就像精美的桌子要有精美的椅子配套才成体统,但不能说一把椅子等于几张桌子一样。事实上,经营国家和经营企业大同小异,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这一事实已为众多的商业实践经验所证实。经营人心包括经营客户之心,经营员工之心,经营社会大众之心。放到国务治理上,不仅要经营官员的心,更重要的是经营人民群众的心。毛泽东思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老子讲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全心全意就是完全没了自己的心意,以人民的心意为自己的心意,自己所思所想正是人民的所思所想。圣人无心怎么活呢?是换上了百姓的心,圣人所思所想正是百姓的所思所想,而百姓就是人民。所以,前者是对后者最新最明白的解释与应用。

相关阅读:《不以GDP增长为全部——浅评温家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