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拉开了21世纪反击美国序幕
--------暨抗美援朝60周年纪念拉开序幕
201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抗美援朝60周年纪念日,2010年2月7日《新闻联播》的一则新闻,拉开了中国人民隆重纪念这个节日的序幕。
2010年2月7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了一条重要新闻:“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辑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已由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各地发行。《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分上、中、下三卷,收入毛泽东有关军事理论、军事战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反侵略战争准备等方面的电报、批示、讲话、谈话、书信、题词等821篇,其中91篇为首次公开发表。”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新闻是被高调播出的,之所以说《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高调”播出,是因为这条新闻播发编排比较特殊。一是这则新闻出现在“主要内容”的介绍之中,属于“重中之重”的新闻;二是这则新闻具体播发次序被安排在“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2010年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哥伦比亚总统阿尔瓦罗·乌裏韦·贝莱斯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30周年”新闻报道之后、“温家宝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和建议”新闻报道之前。这个规格是很高的,很多时候这类新闻是安排在“简讯”报道中。
60年前的1950年的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北镇东南两水洞围歼南朝鲜军第6师一个加强营,并俘美军顾问一名。从此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从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极差的装备,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及16国联军,从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打到了朝鲜半岛中部的38线,迫使美军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圆满完成了“保家卫国”这一抗美援朝的重大战略任务,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全面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美国吞并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真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我军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我军的建设。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地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毛泽东主席所说的:“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的宣告结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记得2007年春节期间,笔者一家人去中华世纪坛参观,从圣火广场向北,沿一条长270米、宽15米的甬道,自圣火广场,向世纪坛坛体行进。仔细观看甬道正中的一条总长262米、3米宽的青铜甬道,看着这条用特种合金打造的中华民族的历史甬道,感慨万千。
上面从南向北镌刻了距今300万年前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的时间纪年,用文字记载了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军事等领域共7000 多条重大历史事件,象征中华民族经历的漫长历史岁月。青铜甬道上有一层薄薄的流水,寓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绵延不断,历久常新。漫步甬道,人影便映入水中,溶于历史,犹如穿越岁月时空,体味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2000年历经五千年的文明史。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1999年建立的这条历史重大事件的甬道,竟然没有记载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连一个字也没有,真是匪夷所思。这也不难解释,美国为什么敢于在那一年公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在中国的南海撞击中国的飞机了。
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的第二件事,可能就是央视大戏《毛岸英》的拍摄了。该剧不光在国内拍摄,为最真实的展现当时的情景,更辗转朝鲜、俄罗斯,回到北京更是获得了胡锦涛主席的特别批准和支持,破天荒的获得了到中南海实景拍摄的资格。这让中国人民的精神为之一振,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精神,真的要回来了。
美军不害怕中国军队武器现代化,而害怕中国军队思想毛泽东化。随着抗美援朝60周年日子的临近,党中央可能还会陆续推出一些纪念活动,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共同信仰的日子,也许不再遥远。
美国不断挑起的越来越升级的中美贸易战、美国售台武器计划的真正落实、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达赖、印度导弹的频繁试射及军事演习----,最近1个月的事件不断的提醒我们,美国在持续升级他们对中国的破坏活动,挑战着中国人民的忍耐极限,毛泽东思想的回归,是中国人民战胜美帝国主义的根本前提。
针对少数汉奸卖国贼一直在造谣的毛主席迫害彭德怀的事,笔者转载一篇温靖邦先生的文章,以对这种诬陷进行有力的批驳。中国人民到了万众一心的时候了,为了保护我们建国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不被汉奸破坏和出卖,不被帝国主义扼杀和掠夺,我们必须团结起来,消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
作者:崔士忠
附:《毛泽东从来就没有“迫害”过彭德怀》
作者:温靖邦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曾收编了两支农民武装,其首领一为袁文才、一为王佐。这两支武装并不像有些人说的是土匪集团,而是不堪地主压迫揭竿而起,公开把矛头指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农民义军。毛泽东用革命道理对这两支部队进行教育改造,收效很大,袁文才与王佐也成长为具有革命理想的军事干部。
可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彭德怀趁毛泽东不在井冈山的一段时机,捕杀了这两位同志。毛泽东获悉此事时何等愤慨,我们可想而知。但是,毛泽东并没有对彭德怀作出过半点处置。
解放战争刚打响的时候,彭德怀掌握的西北野战军不到五万人,面对着胡宗南的进攻,不免举步维艰。所幸毛泽东和周恩来坚持不离开西北,为他牵制了大量敌军,还时不时用电报指示如何排兵布阵。
此后,决定战争命运的三大战役也并非彭德怀在指挥。
再后来的抗美援朝,毛泽东首先考虑的志愿军主帅人选是林彪和粟裕。可惜这两位常胜将军有病,才退而求其次,请彭德怀挂帅出征。我们从解密的资料发现,朝鲜的每一次大战役,都是毛泽东不断用长电进行指挥。凡执行了毛泽东的指示,就打了胜仗;凡违背了毛泽东的指示,我军就吃了大亏。例如毛泽东曾数次指示搬迁志愿军司令部,以策安全。结果这一命令一再被延宕,导致志愿军司令部遭袭,损失不小。毛岸英同志也是这次牺牲的。毛泽东也没有批评彭德怀,更没有半点处罚。
上世纪五十年代上半叶,毛泽东提名彭德怀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遭到不少同志反对。毛泽东力排众议,说服大家,最后成功地把彭德怀推上这个高位。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毛泽东一直希望摆脱冗务,到杭州去读书、研究马列主义。提议刘少奇代替他出任国家主席并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名义主持工作。这一要求得到中央委员会批准以后,他又进一步要求再退一步,只保留党的名誉主席名义,让刘少奇兼任党中央主席。这个要求却被大家驳回了。但他毕竟得遂所愿,躲到杭州刘庄读书去了。
正是这段时间,彭德怀对功勋卓著的名将粟裕实施了打击,召开大会批判粟裕的“单纯军事观点”,撤掉了粟裕的总参谋长职务,并且不再做别的安排。
毛泽东闻讯赶回北京。首先是批评彭德怀不应这样粗暴对待同志(彭不接受批评);然后找到粟裕,百般安慰,说他们容不下你,我给你另找个地方吧。他问粟裕愿不愿意去军事科学院做院长。粟裕愉快地表示服从主席的一切安排。
浮夸风、共产风掀起的时候,毛泽东并未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这个责任理应由主持者和推动者负责——已有解密资料坦露了真实情况,我就不多说了。庐山会议的时候彭德怀的反左发言也并不是只针对毛泽东,因为他不可能不知道真相。
平心而论,他的发言并未错到哪里去,只不过言辞尖刻罢了;错的恐怕是所谓“小集团”问题和“向党要更大权力”的问题吧?于是,一场批判“彭黄张周篡党集团”的浪潮席卷了庐山。(注:彭黄张周为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
最后到了做政治结论的时候,毛泽东又一次要保护彭德怀,主张批评从严,组织处理从宽,反对拿掉他的所有职务。还说彭德怀这人没什么坏心眼,就是喜欢吊起嘴巴乱说而已。但是不行,也许彭德怀多年来得罪了很多人吧,反对从宽处理的呼声很高。有三位职务只低于毛泽东的官员找到毛泽东,坚决要求把彭德怀清除出去。毛泽东后来让了一步,同意拿掉职务;但反对“清除出去”,坚持要保留彭德怀的政治局委员以及元帅身份,而且待遇不变。
彭德怀从此在挂甲屯一所大宅院闲住下来。
没多久,静极思动,彭德怀向毛泽东要求工作。毛泽东说,马上恢复旧职,恐怕反对的人多;不如这样,先到三线建设指挥部去主持工作,待作出了成绩,再回到中央,别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毛泽东迫害彭德怀一说,目的在于指摘毛泽东“诛杀功臣”;什么“功高震主”,什么“为毛岸英复仇”,都是境外右翼媒体恶意的想当然。而且这种揣测太小儿科了。本不值一驳,而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故下笔撰就这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