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摩天大楼的教训我们不要再试
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和迪拜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后,“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法利塔已经正式落成。此塔高度828米,楼高160层。不少的中国浙商正赶往迪拜炒塔,在经过了国内2009楼市的疯狂之后,再在国内炒楼已经没有多大利益了,也没有多少意思了,浙商从国内楼市撤资也会对国内的楼市产生消极影响。
迪拜哈法利塔是世界最高塔,之前中国台北的101塔也曾保持世界最高建筑很多年,但是我们的高塔建筑物确实最多的,统计显示,全球前十高塔大楼中国竟然占据了7席。
在建设高楼、高塔方面我们中国从来都没有落后过,历史留给我们的各种纪念性、宗教性塔,我们国家既是最多的、也是最高的,并且各种材料的都有。
德意志银行证券分析师安德鲁·劳伦斯于1999年提出了摩天大楼指数的概念,他说,每一次创纪录的摩天大楼出现都是危机的先兆。摩天大楼建造热说明泡沫已经很大,说明当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鼓励大型项目的投资。而只要是泡沫,就总会破灭,一座座标志性的建筑代表了一次次繁荣的终结。当然危机过后繁荣还会再来,世界总是重复向前。
中国人经常是不信邪,SOHO中国CEO张欣讲,在曼哈顿,空置率在10%到15%的时候人们就感觉天要塌下来了,但是在浦东,空置率高达50%,他们还在建造新的摩天大楼。
在刚结束的北京两会上,多个区就提出了要建设北京新地标建筑的计划。
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的规划范围、用地布局、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方案已获批。位于商务区3公顷的核心位置,将建起一座以300米高楼为高点的大厦群。
石景山区在首钢搬迁改造启动区规划方案中,一座高度超过200米的“钢铁大厦”将在启动区内建设,成为京西第一高的新地标。
最激烈的要算是朝阳和通州为谁是国贸三期的继任者的争夺了,其中朝阳区宣布在CBD核心区将建高楼建筑群,所有建筑将维持在300米以上,大部分建筑将超过国贸三期330米的高度,其中最高的建筑将达到400米。
而通州区也表示,在北关环岛附近,将修建两到三座400米的超高地标式建筑。
而据从摩天大楼时代走过来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摩天大楼只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即使是曼哈顿的高楼群在专业人士的眼中也是一个城市规划失败的典型,双子大厦没有再建可能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最近有篇文章介绍巴黎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巴黎及其周边地区被视为全球大都市城市化比较成功的典范之一。拉德芳斯位新区于巴黎西郊,建于20世纪80年代,摩天大楼林立,堪称巴黎的小纽约,是欧洲最大的商贸中心。
但是巴黎市区的城市规划,除少数大厦之外,大多数楼房都不超过10层。巴黎城建法规规定,市内建筑物高度必须与临近街道的宽度构成一定比例一。
这样,从客观上降低了人口密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的压力,也减轻了城市医疗、教育和社区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压力。另外,巴黎市有意识地把城市分区,将商业区、大学区、公务区和居住区分开,将一些密集办公的商务区和工业区迁到周边郊区,较好地缓解了巴黎市中心的交通和配套设施压力。
同时,从建筑物自身来讲,超高建筑也存在消防、安全、资源浪费、利用率低、成本高等致命缺陷。超高建筑决不是宜居建筑,也不符合低碳要求,也不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