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的所有的问题,都是有些城市有些地区已发展区域中心,什么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等所照成的,正是因为其所谓的中心才造成国家在发展的时候把所有的资源,政策都倾斜所照成的发展不均衡所造成的。可是现在在中国还是有那么多的官员知识分子热衷于区域中心的建设。
不要说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武汉,沈阳的发展有多好,他们的经济又多发达,人民的的素质有多好,城市有多大。如果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初,全国都像珠三角那样放开的话,采取统筹均衡的发展战略的话,我想现在好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可是我们的知识界和官员还在做什么呢,还在争夺着区域发展中心。北京和上海争夺着总部经济,上海与香港争夺金融中心,广州,深圳,香港在争夺珠三角中心城市,武汉和长沙在争夺中部,重庆和成都在争夺西部。你们没有发现吗?往往是最平静的地方才是最需要发展的地方吗!
为什么国家的每一次的区域规划都是先发展中心城市呢! 悲哀啊!所谓的中心城市,永远都享受着优先发展的特权。而穷的地方永远是穷的地方,天天盼啊盼啊,永远的等啊等啊。最后,机会都是中心城市
现在遇到问题了,什么环境问题,户籍问题,农民工问题,房产问题,城市空间问题等。我们的那些中心城市干嘛去了。都打着城市空间和城市压力的幌子,把这些都都推得一干二净。这些问题都推给了给了国家。而这些城市的人干了什么。
歧视着这些曾经的建设着,有几个钱了,就看不惯来自这个国家的另外一部分人了。我们就成为外人了。
国家搞改革开放,发展了珠三角,富裕了深圳和广州。国家搞市场经济改革,发展了长三角,富裕了上海,浙江,江苏。搞浦东的的开发,确立的上海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搞西部大开发,富裕了成都和重庆。西部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即使发展也是小部分地区了(北部湾,南宁,成渝等),其他区域的发展那不是叫发展,那是叫资源开发。他满足东部的能源需求。但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新疆,内蒙古,川东北,贵州)等地区。资源被用了。但地区并没有发展。人还是那样的穷,还是要到东部去尾他人打工。搞滨海新区,发展了环渤海地区,继续富裕了北京和天津(为了北京和天津的环境,却污染了河北的天空。这就是北京的绿色经济)。国家还搞了振兴东北战略,继续扩大了沈阳长春的城市规模。作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确丢失了大豆,玉米等粮食的定价权。国家搞中部振兴战略。发展了长沙和武汉,除了继续扩大着城市的规模之外还发展了长沙的娱乐业,培育了全民娱乐的市场,并没有看到多少新的企业拿出来溜溜。
国家在09年一年基本上批准了11个区域发展规划。也就是要建立十个中心,他们分别是,西安(关中经济圈,有谁关注过陕南地区和兰州地区),沈阳(图门江经济圈),三亚(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珠海(横琴开发规划),济南(黄河三角洲经济圈),长沙(长株潭经济圈,有谁关注过湘西),南宁(北部湾经济圈,有谁关注过广西北部和贵州),广州、深圳和香港(珠江三角洲地区),南京和苏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福州和厦门(海西经济圈),大连(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再加上现在呼吁很高的重庆和成都(成渝经济圈)我们来看看吧! 上述17个城市,那一回,在城市的各方面排名中不是榜上有名啊! 在加上以前的天津,上海,北京,沈阳,长春的城市,这些城市和区域的规模可以占据中国经济的4/1。如果这些城市和区域需要规划的的话。那些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发展不是更需要规划,比起这些大城市富得的区域。这些地区更需要发展。更需要规划。为什么这些富裕地区,作为记得利益者还在拼命的争呢。难道我们共同富裕只是一句口号吗?
希望国家放弃富人的带动作用吧作用吧,这样他们只会变得越来越自私(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份额在世界上急剧上升),他们只会铺张只会浪费。忘记了他们的富裕,损失的是国家的资源和人民的总体利益。当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了,那简直是扯淡。那些中心城市的欲望是填不满的,他们得到了这个,爱想着那个更好的。永远争夺的发展的资源。这样穷的地方越穷,富的地方越富!
最后还是建议国家把所谓的区域中心的资源重新分配,用统筹均衡的发展方法。毕竟中国的发展不是几个中心的发展,而是整体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中心城市的城市化。中国的现代化,不是那些占据着优势区域的现代化。
一个年轻人的思考!
建议国家少弄一些区域中心,真正实现均衡发展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