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炮校(相声)


甲:小李呀,我看大伙今天都特别高兴。
乙:应该高兴。
甲:全捡钱了?
乙:比捡钱都高兴。
甲:都结婚?
乙:有你这么说话的吗?告诉你,今天是我们祖国六十周年大庆。
甲:对,值得乐。
乙:这六十年我们国家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乙:都有哪些变化?
甲:那太多了,我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乙:你就挑着说。
甲:好,就用我们炮校作为例子吧!
乙:炮兵指挥官的摇篮。
甲:打创办以来,那可是一炮一个深坑“轰”
乙:(举手摆下)
甲:“轰”
乙:(举手摆下)
甲:轰了过来。
乙:也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了过来。
甲:我们学校曾经八迁校址,六易校名,培养了千千万万炮兵之神,我要对你说一声:“啊,我爱你炮校)《抬头、挺胸、手横胸前,定型,左脚垫起》
甲:我再也坚持不住了。
乙:那你就歇歇吧(轻拉乙)
甲:我再也抵挡不住感情的潮水了(大声喘气)
乙:别犯错误。
甲:就让我唱一首歌吧!
乙:你就唱吧,看样子,你也唱一回少一回了。
甲:(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想起你,我的.....
乙:(唱)一九四七年。
甲:(唱)一九四七年。
M你怎么连四两白干的四和陈年老酒的九都分不清呢?
甲:多饮四两白酒,往事涌上心头。
乙: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
甲:1947年,华东野战军特科学校,也就是我们XX炮兵学院的前身,在山东沂水满堂坡村建立。
乙:山东沂水(山东口音)
甲:那时候学员在各晒场上课,用缴获的炮弹来训练。
乙:条件真够苦的。
甲:我们仅有三门火炮,五个教员。
乙:资源短缺。
甲:我们的方针是“战教结合,重点速成”
乙:炮手速成班,包学包会,不会再学。
甲:那时候国民党有迫击炮,加农炮,榴弹炮。
乙:我们呢?
甲:我们有一种更厉害的秘密火炮。
乙:什么炮?
甲:百战百胜的马后炮。
乙:哦,感情你们的大炮是马吃多了大蒜。
甲:怎么样?
乙:放屁吧!
甲:你可别小看这马后炮,当年我们有一个骡马炮班就专门使用这个。
乙:什么是骡马炮?
甲:简单跟你说吧,当时因为没有汽车来拉炮,就用骡马来代替。
乙:这就是马后炮。
甲:我们学员就是用这马后炮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中大显神威。
乙:这马后炮还真用两下。
甲:随后我们转战华东,49年胜利渡江,进驻汤山。
乙:这是当时名躁一时的“汤山炮校”。
甲:随着蒋介石的下岗。
乙:彻底失败。
甲:我们的第三炮兵学校在秀丽的汤山脚下升起了由陈毅总司令亲授的军旗,从此踏上了奋发图强的光辉历程。
乙: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英雄。
甲:在朝鲜战场上我们的炮兵指挥员轻轻地招手。(动作:举手下令)山姆大叔就连连后退。
乙:最后灰灰溜溜地逃走。
甲:还记得志愿军让美国大兵放下枪怎么说吗?
乙:怎么说?
甲:pú ;tāo ;tánɡ ;yī ;gēnɡ ;(英语为:PUT ;DOWN ;YOUR ;GUN)。
乙:葡萄糖一根呀!
甲:而当我们的学员击败了美国炮兵分队,你又知道怎么说吗?
乙:怎么说?
 ;甲:pú ;tāo ;tánɡ ;yī ;pào。
乙:葡萄糖一抱呀!(做手势)
甲:你不别说,那些美国军还听懂了。
乙:不可能。
甲:其实在美国英语中有个单词POWER就是军事力量的意思。
乙:这叫歪打正着。
甲:从这一点,我们也知道了和老外打交道并不难。
乙:也不简单。
甲:从此,我们学校向高鼻子,蓝眼睛,黑皮肤们敞开了校门。
乙:对外开放。
甲:第一批来校参观的是保加利亚军事代表团。
乙:此后,我们接待了80多个外国代表团。
甲:同时,我们也引进了苏联外援。
乙:学校的教学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甲:虽然我们的训练差,但是我们的学员凭着过硬的本领炮轰金门,其中......
乙:等等,等等,你刚才还说条件差呢,怎么就这么浪费。
甲:浪费?
乙:用炮弹轰击金门,那门该能打多少项链和戒指呀?
甲:我是说金门岛。
乙:我就知道,最多只能把金门轰倒,炸不烂的。
甲:哎呀!我是说台湾海峡中的金门岛。
乙:(打量甲)你们学员还真行,敢从老蒋口中拔牙。
甲:哪当然,你知道在台湾再就业的老蒋怎么说吗?
乙:怎么说?
甲:娘希匹,这帮共党学匪比我的学生厉害多了。
乙:他原来就做过汤山炮校的校长。
甲:正当我们学校蒸蒸日上之时,文革却让它跌入了瘫痪状态。
乙:全国都一样。
甲:看看我们的大炮。
乙:炮轰金门。
甲:炮身里面藏麻雀,牵引车里住老鼠。
乙:都成鸟窝和鼠洞了。
甲:再看看我们的学员。
乙:不怎么样?
甲:有枪不会打,有炮不会操。
乙:不如回家卖番薯。
甲:十年浩劫使我们的炮兵事业损失巨大。
乙:历史已经过去。
甲:新的领导班子率领炮兵学校又挺立在汤山脚下。
乙:恐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甲:虽然那时候,枪没膛,炮少栓。车丢轮,人缺房。
乙:道路不平,电灯不明。水管不通,喇叭不灵。
甲:但是,教员们自编教材,学员们边建边训,使我们的教学事业打响了一炮,又一炮。还一炮,再一炮。
乙:你就别炮了,具体讲。
甲:我们学校改称第一炮兵学校,开始接待外国留学生,很多新教材设施被外军采用,最令人震奋的是两届毕业学员在老山前线参战实习,十多人荣立战功。
乙:这几炮打出了炮校的威名。
甲:我们86年正式改名为现在的南京炮兵学院。
乙:从此,她进入欣欣向荣的繁盛时期。
甲:再看我们炮院。
乙:花园式的建设令人赏心悦目,草地绿了,花也开了。鸟也叫了,蝉也鸣了,猴子上树了,老虎占山了。
甲:停,我们成了动物园了。
乙:我只是想表明学院环境的优美。
甲:这是全院官兵辛勤劳动的结果,想当年。
乙:一九八九
甲:我们没有振臂狂呼,没有静座示威,有的只是基建的忙碌和匆匆的身影。
乙:这就是军校大学生的风度。
甲:九十年代我们又开办了地方委培教育,这一下可不得了啦!
乙:鬼子进村了。
甲:大批大批如花似玉的姑娘杀进这个只有男子汉的世界,再看我们学员们。
乙:磨拳擦掌。
甲:唱了首歌。
乙:唱歌?
甲:(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
乙:暗送秋波。
甲:(唱)那里的表演很精彩,我不能不理不睬。
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甲:(唱)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每个女孩都不简单,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只能和她们说“BYE-BYE ”......想了又想,想了又想,想了又想。
乙:你就别想了,条令条例规定学员不准在校内谈恋爱。
甲:谈,我们谈的热火朝天。
乙:啊!(后退)
甲:不能和女孩谈就和男孩谈。
乙:毛病。
甲:我们谈得天昏地暗,谈得死去活来。
乙:哇!那都谈啥?
甲:咱们在这里合作表演一下?
乙:不、不、不,我不喜欢男性。
甲:你要跟着我附和一下。
乙:那就来吧!
甲:(转一圈)你们怎么才来?我们都等老半天了。
乙:集体谈。
甲:上次我约好的你还记得。
乙:不会忘记。
甲:那我问你:信息战能取代传统武力战吗?
乙:啊!原来你们在开辩论会。
甲:那当然,喜欢哪一个就直接表态吧?
乙:我认为能取代,若不信,请问对方辩友:面对铺天而来的软件炮弹、逻辑炮弹,你们还能对着敌人说:“亲爱的敌人,我们的祖宗法不可变,让我们打一场传统武力战吧!
你知道敌人在哪吗?
甲:而对方辩友所说的威力无比的炮弹不正说明信息网络不可靠,所以我们怎能把国家安全系于“信息战”呢?
乙:嗯......,请问未来战争制高维是什么?
甲:信息......
乙:高位势支配低位势,高层次决定低层次,对方辩友既然已经承认未来战争的制高维是信息,也就是说,对方辩友也承认,信息就是未来战争的主导?
甲:对方辩友的逻辑就是建房只要最高层不要下面的基础了。你们孤立地看战争,殊不知不同的政治动因要采用不同的作战方式,我们的地面炮兵还能完全被导弹取代吗?
乙:嗯,不能
甲:对方辩友静止地看战争,殊不知不同的战争进程也有不同的战争方式呀?我们的炮兵之神,还能用不上派场吗?
乙:能!
甲:对方辩友简单地看战争,一个信息战是绝不能包打天下的,我们的炮校能不发展壮大,走向辉煌吗?
乙:能,学院上百门各式火炮,几百名教员和几千名学员,就是证明。
甲:这就对了。
乙:哎,哎,我说你向我放排炮呢,搞得我晕头转向。
甲:只是表演一小段,我们经常举办的辩论会。其实学员在非常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接受严谨的政治教育,严格的军事科技的磨炼,老处们更纷至沓来。
乙:外国留学生。
甲:他们在中国除了学习军事以外还学习汉语。
乙:以便交流。
甲:在一次毕业典礼上,当我们的教务长问他们汉语学得怎么样时,他们说了一句平时应付中国人最多的一句话。
乙:其它都没学会。
甲:便宜一点,再便宜一点(学老外声)
乙:啊!都进商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