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维权背后的利益谜团
文/王易见
在3.15到来之际,惠普电脑陷入了一场投诉门中。有消息报道称,170名消费者向有关部门发起联合投诉,要求惠普召回出现显卡高温、花屏、闪屏等质量问题的40个型号的笔记本电脑。当然,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该得到合法的保护。但在这个诉讼的背后,是否存在着一些利益谜团呢?
在法易网的网站上,刊登了一篇《惠普电脑集体维权聘请律师公告》:经筛选与慎重考虑,北京法易律商科技有限公司现正式委托国内最大律师事务所之一的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作为唯一受托人全权处理惠普电脑集体维权事件,盈科律师所现已组成强大律师团,并委派其产品质量法律事务部蒋苏华律师、刘永斌律师、王昱丰律师、温献宏等位律师承办此事,并由法易网惠普电脑质量问题律师团全国百位律师予以协助。
呵呵,看来法易网是此次事件的重要推动者。对法易网而言,就有了一点“浑水摸鱼”的味道。为什么法易网在此时才出现,而不是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初。一个进行市场宣传的有效手段就是:借助一个公众关注的时间,寻找一个强大的对手,借助公众的力量,发起攻击。于是,无论此次事件的结果如何,事件的发起者的知名度就会迅速崛起。当然,对法易网,我们只能是这样的推测了。
从市场各个方面得到的消息来看,惠普电脑已经成为了众矢之敌,尤其是其他竞争对手,正在乐呵呵的看热闹。但其实一个现实就是:每一个厂商都有可能面临这样的问题,还是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一些必有用心的人来利用这样的机会。
另外,315已经成为了个别网站却借曝光名诈骗牟利的时间。网友的发帖“晒黑”,却成为部分网站以这些资源与商家谈判牟利的工具。根据媒体报道,广州某鞋企老总何先生就遭遇到了这样的事件,上月底,媒体曾刊登了广州市质监局的一个抽查报告,里面提到他公司的粘胶皮鞋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属于不合格产品。结果公布后,他们认真整改,已经合格了。然而,就在前几天,自称北京某质量维权网的人对他说,“我们要转载刊登这篇报道。”要转载怎么不去找报社,反而找到企业?何先生与他们接触后才知道,对方的意思是让他“花钱消灾”,想以此来敲诈勒索。
一名网络从业人士介绍,有的小维权网站会拿投诉直接找商家私了,谋不义之财;封了再做过一个,“反正两天能做好一个,成本也就50至100元钱。”另有一部分网站是先注册一个名为科技或网络的公司,或挂靠一个职能部门,再开通网站。通过网站进行造势、“借力”,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
苏宁电器(18.09,-0.58,-3.11%)深圳一家分店的店长丁洪光告诉记者,事实上,利用消费者投诉进行敲诈的事情他也遇到过,“苏宁当然非常注重消费者的投诉,但对他们利用不实的投诉报道进行敲诈勒索肯定不会理睬。”
广东广立信律师事务所任律师表示,如果维权网站利用消费者的证据去和厂家交涉,并想以此获利的话,在法律上两者就形成了一种民事代理关系;他们之间需要签订一个代理合同,但我国工商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这个代理资格是需要国家去认定的,而大多数维权网站并不具有这样的民事代理资格。
2010年的315即将过去,能够留下来什么?不知道,一地鸡毛吧!这是最现实的一个猜测!还是从法规上去解决问题吧!
我的博友群:82190273 74557790(已满)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email protected]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