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力拓行贿案、央企“三地王”案,标志着中国经济依然是国有企业经济,也正说明了业界对国退民进的的强烈愿望。故此,国资委宣布有78户中央国企将退出房地产业和“国务院鼓励民资进入电信交通领域”。——这为民资的发展带来了“新途”与时机!那么,中国民资将如何把握机遇叱?这需要民资要正确对待“国退民进”的本质——自由企业经济,也就说中国“民资”要自由出入各个行业,并得到健康、稳健地发展,中国经济必须由国有企业经济向自由企业经济发展,自由企业经济的发展在于“一个主体”、两个“角色”的转变。
一、 发展自由企业经济,其主体在于自由企业,而非政府
“国退民进”此概念提出后,政界、业界、学界均误解地认为,“国退民进”的工作主导力在于政府,也渴望政府加大力度推进“国退民进”的改革与经济发展。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从个体户到民营企业,“民资”才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现在发展自由企业经济的主体还在于自由企业,就像早期西方邦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主体在于资本家一样。“国务院鼓励民资进入电信交通领域”此说法就是对中国经济现状的反应与讽刺。
二、 政府由国有企业经济的主体向自由企业经济的客体转变
对此,政府需要进行两种角色的转变,一是政府由政治角色向经济经理角色转变,一是由行政角色向警察、监察、审计角色转变。
三、 国有企业的角色由经济利益主体向产业政策主体转变
目前,中国有127户中央国有企业,控制着中国主要的经济产业,作为经济利益主体,其经营的目标是获得暴利,而不是“为人民服务”,一方面,垄断资本和权力阻止“民资”进入,甚至也以此控制“民资”在其它产业的自由发展;一方面,唯暴利是图,置民生于不顾,这完全违背了国有企业的政策宗旨。
所以,就中国经济的情况,国有企业的改革应朝着产业政策机构改革,作为自由企业经济发展的中国政策引擎者。
中国的企业界要认识到“一个主体”、“两个‘角色’的转变”的工作在于自己,也要认识到国退民进的“新途”在于自由企业经济,以自己(“民资”)的力量去推动中国总理温家宝先生在今年“两会”政府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经济升级”。
国退民进的“新途”:自由企业经济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