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莉斯蒂娜能挽救基氏政权吗?


克莉斯蒂娜能挽救基氏政权吗?

本周,女总统克莉斯蒂娜为了大选而迎战政治风暴,真是马不停蹄。不早不晚,200912月。阿根廷议会通过一项法律,宣称马岛属于该国领土,由基氏集团挑起了阿英之间平静了28年之久的马岛争端。

20101月,英国政府“口头知会”阿根廷表示抗议,但阿根廷对此不予理睬。221日,随着英国石油公司的“海洋守卫者”号钻井平台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附近海域打下第一钻。克莉斯蒂娜先发制人,下令阿根廷海军派军舰封锁了通往马岛的海路。

英军则针锋相对派出驱逐舰“约克”号为主的舰队“捍卫主权”。 平静的马岛上空,再一次战云密布。

1980年的阿根廷发生了与今天相同的重的经济危机和大规模的反对政府的运动。当年,以加尔铁里总统为首的军政府明白打不赢英军,试图通过对福克采取军事“佯攻”行动,让国内认清军政府的存在之必要,来缓解国内危机,并下死令不准真打,也没有开战的缜密计划。

1982319日,阿根廷民粹派愤青登陆南乔治亚岛并升起国旗。42日,负责封锁海路的一位海军青年中尉违令驱舰越境打响了第一炮,加尔铁里总统在百般无奈的压力下,下令对福克发动进攻。铸成了军政府灭亡的奇耻大辱。
    随后,英国派出海空军对福克和周边海域的阿根廷军队发动进攻,登陆并攻占福克。阿根廷在遭受英军的一点军事攻击后,在没有后援的劣势下,立即举白旗投降。并于同年614日与英国签订停战协议。英国通过本次战争重新控制了福克

阿根廷在本次局部战争中的战败引发了大规模反政府运动,导致加尔铁里政府下台受到审判,全国开创了阿根廷的民主回归Return of democracy',民选阿芳辛出任总统重建政府。

在英国,伴随着战争而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加强了撒切尔夫人为首的政府的权威,并助英保守党赢1983年大选。

今天,凭阿根廷的军事实力和民意,能阻拦英国对马岛的占领吗?基氏政权比所有的人都明白“军事冒险”的后果。克莉斯蒂娜重蹈覆辙,与加尔铁里一样,并不想开战,而是想转移国内视线赢得2011年的大选。

她吸取加尔铁里的教训,严令军队不准开火。紧接着向国际社会发出求救请求。

322日,克里斯蒂娜对秘鲁进行正式访问。和秘鲁总统加西亚共同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克里斯蒂娜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16年过去以后,我的这次访问是为了就当年的历史错误作出道歉而来的。我在这里代表所有的阿根廷人就此向我们的邻国秘鲁道歉。”

费尔南德斯总统在访问秘鲁时又说,那些企图通过武器来保障和平的国家搞错了。“我们不能鼓励军备竞赛,因为在本大陆我们还有许多穷人。我们应当团结我们的力量,尽管我们的想法可能存在分歧”。她认为,现在穷困是一种桎梏,消除贫困的战斗应当是反对不平等。

本月上演的马岛危机闹剧,可以看出基氏集团的阿根廷式的政治做秀。从克莉斯蒂娜的“秘鲁宣言”,可以肯定马岛不会发生战争。这场做秀即为基氏争取了“民粹派”的选票,又争得了民主派的选票。对蠢蠢欲动的民粹派头目杜阿尔德是一沉重反击。也是对亲美派头目马克林的一记“耳光”。美国拒绝了阿根廷的求助。克莉斯蒂娜打赢了这一政治仗

乌岛事件告诉阿根廷人民,阿根廷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只有“穷困”才是阿根廷人的桎梏。但是,克莉斯蒂娜的经济仗却一败涂地。

阿根廷经济部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阿根廷公共债务额为1471.19亿美元,比2008年底增加11.45亿美元。报告指出,去年第四季度阿根廷公共债务额增加54.54亿美元。主要原因是阿根廷未能恢复在国际市场融资,政府只能向国家社会保险管理局等公共金融机构借债,用来偿还当年到期的债务本金和利息。此外,去年第四季度阿根廷通货膨胀出现加速上升趋势,与通胀率挂钩的债券额增加了8.76亿美元。

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先以提高“性趣”为由动员大家吃猪肉,316日,她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流动销售车购买海鲜。自从去年年底以来,阿根廷牛肉价格大幅上涨,克里斯蒂娜呼吁阿根廷民众改变饮食结构,增加猪肉和鱼类产品在膳食中的比例。企图缓解民众对通膨的怨气。

基氏用比索贬值来填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巨额赤字,从本质上来说,货币是政府调节国库收入的杠杆。贬值就是掠夺民众财产填补政府亏空。事实上,尽管基什内尔不断坚持比索没有低估,中央银行控制外汇市场吸进美元还债,造成比索一贬再贬。

然而,在以农牧产品出口为基础的阿根廷模式中,汇率低估是造成外资逃走的主要原因所在。这种汇率制度相当于一种消费税——消费在阿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只占36%——并转化为对出口的高额补贴。支撑这种模式的是高福利和过度借债。如果不进行广泛的经济结构调整——包括但不仅限于汇率制度改革——不可能解决经济危机和通膨。

然而,阿根廷执政党一方面花费巨额美元去收买各省政府的参议员的支持票而亏空国库,一方面又四处求贷无门,只好贬值货币掠夺民众去填补地方政府的巨额亏空!这种恶性循环,就是当今阿根廷这类“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模式”的固疾。

克莉斯蒂娜不惜得罪英美摆平国内政治危机,但并无力解决通膨,因为她将更难得到国际资金的援救,阿根廷《号角报》22日援引阿国家统计局的报告称,根据估算,今年头两个月阿根廷外流的资金达20亿美元。除了国内政局动荡和比索贬值的因素外,海外市场普遍回暖使得投资收益上升是阿根廷人再次选择将资金投向海外市场的重要原因。

报告称,截至2009年底,阿根廷金融系统外的资金总额达1332.17亿美元,比2008年底增加了约120亿美元。这120亿美元中,约75亿美元外流到境外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

在没有得到国际贷款承诺之前,比索升值无望。侨企仍应涨价保值。从巴西和智利的“右派”当选执政的趋势估计,基什内尔很难挽回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