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如何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一大热点。有关专家认为,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域
2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生物科技,信息产业、空间海洋及地球深部开发利用等七大战略性技术领域。有关专家认为,这必然成为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坐标”。在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上,“战略性”是必不可少的,“新兴”则是指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应包括: 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新能源汽车;传感网、物联网、信息网络产业;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由生命科学推动的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如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探索技术等。随着形势的发展还要进行调整补充。
目前,国家发改委的思路是,在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生命科学、空间海洋地球科学等领域选择具备突破条件的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 在上述7大产业中,新能源的重要性更加受到关注。 国家关于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是有通盘考虑的,在这种考虑中,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已经很明确,这意味着未来其可能得到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更多支持。
二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意义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二零零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和二十二日召开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听取经济、科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会上,温家宝强调,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四十七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学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者就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建言献策。温家宝就有关产业的战略方向、技术路线、发展布局、科研攻关和政策支撑等问题,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温家宝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中国经济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当今世界,一些主要国家为应对这场危机,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这预示着全球科技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重大发现和发明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温家宝指出,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既要对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更要引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选择关键核心技术,确定新兴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就会贻误时机。新兴战略性产业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征;要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要兼顾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在最有基础、最优条件的领域率先突破。
温家宝强调,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着眼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着眼于引发技术和产业变革。为此,必须做好战略决策储备、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产业化储备、这四项储备决定未来。这次座谈会是经过充分准备和论证的,要把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体现到政策制定中去。条件已经成熟的,要立即着手推进;有些要作为明年的工作重点或列入长远规划。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三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温家宝强调,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我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一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尽快确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
二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三要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四要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
五要大胆探索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嫦娥计划,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切实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温家宝说,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
三 目前规划制定进展情况
国家正式启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思路研究工作
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召开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思路研究工作启动暨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思路研究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同志主持会议,并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近期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了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研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要求,研究了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
会议认为,为应对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根据国务院同意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意见的报告》精神,要抓紧研究起草并报国务院审批发布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编制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确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任务、发展重点领域、主攻方向和产业区域布局等重大部署,系统提出加快其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为促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奠定政策基础。
会议决定,成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任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任副组长,共由20个部门或单位领导同志组成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思路研究部际协调小组,统一协调总体发展思路研究以及决定和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时成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任组长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思路研究文件起草组,负责决定文件和规划起草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思路研究下一步主要任务和工作安排建议。
张平同志在会上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巩固和发展我国经济回升势头、转变经济发展模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思路研究,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处理好市场、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要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做好与国家有关规划的衔接,强化各部门、各单位的协同配合,精心组织,齐心协力,当好参谋,扎扎实实完成决定发展思路研究和规划起草工作。
国家发改委20日宣布,我国已成立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部际协调小组,正式启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的研究工作,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此次规划将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任务、发展重点领域、主攻方向和产业区域布局等重大部署,系统提出加快其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该部际协调小组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任组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任副组长,统一协调发展思路研究以及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