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与“狂人”品管理


是一个喜欢说大话的人,宁可夸张、夸大,也不会添加一点儿谦虚,总体而言缺少客观性,是一个只满足语言的人,有着强烈的性格。当绝大部分日本人还在小心翼翼不敢冒犯别人时,他是那么的另类,生硬率直,有时还单刀直入般地粗鲁
 
他就是人称“狂人”的日本管理学宗师大前研一。《金融时报》是这样描述他的:“大前研一是一个在名人非常稀缺的国度里坦率无忌的一个名人”。
 
与大前研一对坐的一位中国人,人称“疯子”。在其“卖软件要先卖思想”的指导下,自己公司的员工一度几个月都拿不到工资,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而当他毕其十年之功于一役之精确管理软件可以大卖之时,又将原来售价15万元的软件以一折不到的价格贱价出售。不可理解,又有点“不务正业”,这个“疯子”就是中国精确管理思想的创始人、金和软件董事长栾润峰
 
于是,411日,当大前研一与栾润峰共同出席央视《对话》栏目时,观众或许和笔者一样对此充满期待,潜意识里,期待这是一场好戏:希望是一场剑拔弩张的论战,是没有硝烟的对决。
 
可当看完《对话》节目后,却感受到了另外一种意味:这是两个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间的“品茶论道”。只不过他们品的不是茶,而是企业管理之道。
 
两人之间有配合、有补充,对话默契,唯独难见争议。
 
先说配合:
两人的对话从丰田问题展开,大前研一认为:丰田的问题只不过是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而不是管理模式的问题。
 
紧接着栾润峰就讲:从技术来讲他是对的(很明显是说大前先生的发言正确),但在以人为本方面,我们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这一点我们的丰田可能掌握的“度”出了一点问题。
 
栾先生的发言非常巧妙,可笔者不禁在想,如果丰田的管理在以人为本方面出了问题的话,这是不是管理模式的问题呢?
 
大前先生倒也是化争议于无形的高手。紧接着两人在讨论另一话题时,大前先生就说:管理的真谛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员工自己来决定。
 
看来,“疯子”与“狂人”的配合默契,真是天衣无缝。
 
再看补充:
大前先生从宏观上说:按照帕金斯法则,一个企业越大,工作就会越来越繁琐,总部就会越来越庞大,流程就会越来越多。公司就会变得很笨重,产生的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

   
栾先生则从微观上补充:从一个具体的案例谈,如何让一家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使信息透明,沟通顺畅,从而化解管理失衡的问题。
 
大前先生是着眼宏观,告诉你道理,栾先生则是着手微观,通过案例告诉你解决方法。
 
看了以上对话,观众或许会诧异,这哪是中日两国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思想的碰撞?分明是同属东方人的惺惺相惜。
 
怪不得栾先生临近结束时会说:“我们不能说大前先生是代表日本的管理,大前先生就是大前先生,同样我栾润峰就是我栾润峰”。紧接着,大前研一一把抓住栾润峰的手,四目相望,意味深长。
 
原来,这才是大师之间的“品”管理之道。节目重播时间是4月17日(周六) 7:00和 23:50,有兴趣的人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