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e案五:建议撤减军队文体编制


去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上,在100多名有名有姓的演员当中,具有军人身份的演员就占据着大约四成的比例;今年“春晚”节目单上,再次出现了约四成的军旅演员。老百姓虽然也很喜欢这些优秀演员的表演,但对以威猛为荣的军队出现如此多的文体工作者,还是颇有微词。

军队大搞文体活动,虽然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但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在战争年代,传媒很不发达,军人的文体娱乐活动只能靠自娱自乐,而在军人当中寻找一些具有文艺细胞,既当战斗员、又当宣传员的人给战友们带来欢乐以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而当今传媒已经变得高度发达,军人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变得相当丰富多彩,已经不再单纯地需要军队演员来丰富官兵的文化生活了。

军队过多地拥有从事文艺、体育、文化方面的军人,至少存在着如下的弊端:

一是浪费了并不充裕的军费,造成军费的虚高。目前除了各军区、军兵种、武警均拥有自己专业的文工团以外,很多军级单位甚至更低级别的单位也都存在着没有编制的准专业文工团。这些人都消耗着本来就不充裕的国防费,造成了军费的极大浪费。过多和军队职能无关的消耗,也给外界造成了中国军费增长过快的假象。

二是文体军人相对涣散的作风,影响军队的形象。尤其是文艺界的军人,领着军饷却“走穴”为自己赚取大量的外快,有的还偷税。更为严重的是,个别文艺工作者,不惜被高官、大款包养,严重损害了军队和军人的形象。

三是军队文体工作者军衔、职务过高,令其他军人心理不平衡。现在的文体工作者最高军衔都到中将了,一些刚入伍才几年、30来岁的歌手就成了师级军官,这据容易造成那些靠潜心研究和实践军事的军人心理上的不平衡,最终抵消了军衔带给军人的荣誉感。

四是文体工作者更容易立功受奖,令“军功章”贬值。一些军队艺人在台上表演时,胸前挂满了军功章,而靠唱歌、跳舞、打球、画画就能轻而易举地弄那么多的军功章,就造成了军功章的贬值,降低了军人拥有军功章本应拥有的荣誉感。

为了维护军队形象,将有限的军费实实在在用于国防建设上,我们呼吁大幅度撤减部队的文体编制,将军队文工团、体工队、书画家、出版社等非战斗人员尽快从军队剥离,让他们尽早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