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此次发射仅是一次技术性试验,从民用角度来看,它可以携带各种仪器进行空间科考,可以携带和释放卫星,可以代替大型航天飞机或宇宙飞船向空间站运送物资,这是无可挑剔的,但其后期的研发和此次发射均是由美国国防部主持的,这本身就带有明显的军事目的。用于军事,它可以对地面军事目标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可以携带精确制导炸弹和激光武器攻击地面目标,可以捕获、摧毁敌国卫星和航天器。因此,美国军界称其为“两小时内可对世界任何角落、任何目标进行快速打击和摧毁、比核武器危险得多的未来战略性武器”。也可以这样说,一次小小试验性发射,预示着人类太空武器时代的来临,一场太空军备竞赛的序幕拉开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前不久奥巴马刚刚宣示了美国新核政策、世界媒体欢呼美国“有进步”的声浪尚未落音之际,一个“星球大战”的号角在卡纳维拉尔角吹响了。
从目前获得的消息来看,美国政府对此没有做任何的解释,也没有做“绝不将其作为军事用途”的保证,仅是军方发言人表示这是一次“在太空中接受导航、控制、防热等测试,检验这一空天飞机能否在自主控制下按轨道飞行、返回大气层以及着陆”的试验,并且承认,这次试验将验证用于“全球快速打击”的关键技术,未来它将是美国除洲际导弹的另一种远程常规打击方式。美国政府的态度令人惶惑和不安。据各种消息来源,除美国外,俄罗斯、印度、德国、日本等国也在积极地研制空间作战飞行器。美国这次试验公开后,实际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促使各国加快研制的步伐,使一场太空军备竞赛形成“百舸争流”之势。
当然, X-37B用于“全球快速打击”达到实用和真正起到对全球形成威慑作用的阶段尚有一段路程要走,除了技术上的原因外,还将面临经济、政治一系列难题:
1、 战机的有效荷载率是否高?单机所携用于攻击的荷载能够达到多大的杀伤面积和摧毁力?
2、 当单机荷载有限时,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战机批量生产和投放?同时,有效可容战机的空间层是否有足够的轨道容许大规模数量的战机进行部署而互不干扰?
3、 当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批量生产和批量投放而单机所携常规武器杀伤力又有限,是否要携带核武器或其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4、 外层空间是否可以由美国独霸?如果不能独霸,敌对国家同类战机或武器来袭时,是单机变轨进行规避还是随机发射导弹或激光炮将其击毁?如果击毁,所产生的碎片对自己本身或其它空间飞行物是否造成威胁?是否意味着战争将在外太空展开?人类有益的的太空科考活动会否因太空战争而不得不停止?
5、 当战机部署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庞大的地空—空地信息交换和控制系统一旦出现被敌方破坏、故障失灵或是误信号传递等意外事件,是否会引发一场大规模地球和太空的灾难?
6、如果美国对其用途和目的不进行约束和界定,国际社会如何从道义上防止其他各国效仿和跟进,如何防止地球的上空变为一个恐怖的太空战场?
这些问题预示着X-37B所谓“成功”发射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对世界各国政府来讲,面临两条道路需要立即做出选择:或者步美国后尘加紧研制太空战机,刻不容缓地加入到太空军备竞赛中来;或者联合起来就太空不得用于军事目的尽快达成全球性协议,其中包括停止太空飞行器携载任何武器的试验,并且是以可监督可核查的方式进行实际有效的约束,防止任何进行此类试验的秘密尝试。
“解铃还须系铃人”,作为X-37B的研制和首先发射者的美国,如果真心想让地球和人类变得更加和平和安全,应当立即停止将X-37B渲染为“比核武器危险得多的”的炫耀并站出来宣布X-37B绝不用于军事目的的保证,同时,应首先提出和邀集各大国就此问题进行磋商和研究,消除此次试验给世界各国带来的疑惑和担忧,尽快将全球性太空军备竞赛的序幕拉上。如果美国不拿出切实的行动来消除各国的忧虑,其他国家应当团结起来将美国拉到谈判桌上来,迫使美国放弃发展太空武器的任何企图和妄想。不然的话,一场各国竞相发展太空武器的军备竞赛将不可遏止和避免,这将给世界经济和人类安全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金融海啸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短期的,解决的方式是和平的,而太空军备竞赛给人类带来的危险是长期的、灾难性的,如果不从现在就主动加以解决,未来解决起来将会十分困难和痛苦,人类不得不认真思考和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