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迎主力 沽还是买?


     上周我们度过了期指时代的第一周,期指的问世扭转了近期大盘窄幅上落市的牛皮局面,大盘出现大幅波动,无论是现货还是期指均是空头取得绝对优势,从期现的联动及相互影响来看,显然是期指占主动和绝对优势,其主要原因在于期指问世初期大家关注度太高,不少人是看期指做现货,与成熟市场看现货做期指截然相反,另外,市势转弱,股市赚不了钱,资金转往期市,期指的活跃吸引了市场的眼球,况且在弱势中操纵股市较难,相对影响期指容易些,因而,就短期而言,因期指双边市的特征,弱势中期市较股市活跃也就不足为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沪深300指数收于3190点,而期指5、6、9和12月份合约分别收于3221、3255、3304和3385点,与现货相比四份合约分别升水0.97%、1.05%、3.5%和6.1%,从上述合约价格可以看出5、6月份短期合约套利空间较小,而远期合约的套利空间较大,说明目前期指的炒作短线投机气氛较浓,这与目前期指的参与主体以私募及个人大户这些游资特性有关。而正是机构投资者以及大多数中小投资者的缺失,使得期指短暂无法发挥其价格发现的功能,容易被操纵,这不利于股指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周末,中国证监会同时发布并实施《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和《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新规定明确,券商自营参与股指期货限于套期保值,下一步经批准方可参与其他目的的交易;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比例仍沿用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根据该规定,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其持有的买入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10%,持有的卖出合约不得超过基金持有的股票总市值的20%。同时,各类基金持有的买入期货合约价值与有价证券市值之和,不得超出其契约规定的权益类资产上限。以后视情况再逐步放宽。由此可以预期,机构的入场有望大大缩小期指远期合约与现货及短期合约的价差,因为当股票市场价格和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偏离时,市场中的投机者、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能够敏锐地衡量出两个市场一方或两方的错误定价程度,进而减少股指和期指的震荡。对机构而言,如果看空后市,他就可以不在现货市场做空,而在期货市场放空,这样其实是缓解了现货市场的跌势,这样对股市的稳定有利。

     那么,期指新主力入场后,它们作为市场的主导者到底在股市及期指上将如何运作呢?

     首先,从沪指技术上看,技术指标继续看淡,均线系统重重压力,要向上突破很难,上周我说过,这轮调整起码要两周以上,技术上有进一步探底可能。今日消息面有点鼓舞的是:高盛发报告唱多A股 国际资金大举入市!消息报道:上周的"黑色星期一",似乎并没有太大动摇国际投资人对中国经济和股市的信心。在A股大跌次日,投资银行高盛即发表报告唱好。该行称,沪深300指数在经过大跌后估值已偏低,有望为投资者提供策略性入市机会。高盛看好A股主要基于几方面原因,一是经济持续高增长,二是楼市组合拳将有助抑制投机,三是股指期货显示投资人看好后市。高盛预计沪深300指数到年底可达到4300点,较目前还有约35%的上涨空间。最新统计显示,在4月份的第三周,流入离岸中国股票基金的资金创下自雷曼兄弟破产以来的新高。

      虽有消息鼓舞,但在当前技术环境下,主力主动加仓的可能性较小,最多是适量减仓作战略性投资,至于从期,因机构允许有条件入场,但规定机构入场要以套保为主要目的,就目前的期指合约而言,5、6月份短期合约升水较小,因因而升水较多的12月份遭套保沽空的机会较大,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当前沽空升水达6.1%的12月份合约,买入折价率达20%的封基无疑是较佳套利手法存在双重套利机会。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