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新政促使房地产业回归民生


房产新政促使房地产业回归民生
 
    王良智
 
   最近,新一轮房产新政密集出台,以4月14日为分水岭我国房地产业进入了重大调整期,这将进一步促使房地产业回归民生。
 
   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
 
   住房问题至所以这么备受社会广泛关注,事关国计民生,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房地产业应当由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向民生保障型产业转型,应当以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为己任。国务院强调了房地产业的民生属性。这是前所未有的。
 
   民生保障型住房成为房产新政重中之重,无论是“国十条”还是一系列其他调控政策,都将民生保障型住房放在第一位加以优先扶持,以促使尽快解决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这一根本问题,促使房地产业回归民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国十条及相关房产调控政策,绝大部分是遏制高房价、如何加快并保证民生保障型住房建设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房产新政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民生新政。房产新政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民生地产发展步伐,促使房地产业真正回归民生。
 
 
   2009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疯狂,房价一路飙升,房地产市场畸型膨胀,房地产业失去理性与冷静,地方政府极力托市,房地产商与房产媒体疯狂炒作,使中国楼市到了颠狂的程度。可以说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地产泡沫即将破裂,那将是一场人为的民族灾难,也将是一场人为的经济浩劫,在这样严峻的情势下,中央政府频频出台房产新政,力图尽快调控一度疯狂的房地产市场,力图遏制疯狂飙升的房价,力图保障社会公众住有所居目标的早日实现。这不仅是民声,也是民意,更是民心所向,更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之急需。加快民生地产步伐,也成为人们普遍的呼声。
 
 
    住房问题是改善民生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中央政府一直在采取各项措施尽力解决这一民生核心问题,虽说取得了局部成效,但在一些地方政府的阻挠与对抗情势下,收效甚微。我国房地产业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一些无房户、住房困难户在狭小恶劣空间里艰难的生存,普通百姓要么沦为负担沉重的“房奴”,要么只有望房兴叹。另一方面是房地产业的虚假繁荣,“天价地王”、“天价楼王”频现,房价一路飙升,豪宅大宅层出不穷,投机炒房大行其道,房屋空置率越来越高。一些开发商大圈地囤地炒地,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损耗与大量流失,使得本来就稀缺的土地资源雪上加霜。随着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的快速集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有些地方演化为激烈对抗,这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房地产业本来就属民生保障型产业,可是一段时间内却背离了这一基本发展方向。一些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的旗号下大力推行“卖地财政”,只图一时政绩,只图快速增长的GDP,根本忘了自身的职责,失却了政府应有的良知。这不能不令人可悲可叹!温总理提出“政府良知”理念,当然是有所指的政治信号!民生新政催生民生地产,大力发展民生地产将有效加速推进民生新政实施。民生地产是符合民生新政时代要求的,是民心之所向,是民意之所求,是民声之所诉。
 
    大力发展民生地产,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无论在政策导向还是在具体项目运作实施中,都应当坚持民生为先的原则,大力推进和扶持民生地产,切实解决中低收入普通百姓住房问题。采取铁腕手段与措施,规范房地产市场,严厉打击圈地囤地、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非法行为,遏制一路飙升的房价,使房地产业回归理性、回归科学发展、回归民生地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