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咨询个案


 
                              
一个厌学孩子的自述:
                                    我恨我母亲
 
我今年13岁,小学上到幼儿园,妈妈将我跳到三年级,结果成绩一落千丈,但是妈妈还是让我继续学习,第一次考试语文3.5分,数学35分,暑假就给我恶补。老师他们都嘲笑我,经常说我。到初一,我开始变得反抗,会和妈妈吵架顶嘴,和同学先前关系很好,但是后来因为初二的有一个女生不愿意我去找他们班同学,就打我,还让我们班的学生不和我一起玩。
一想起家我就会失眠,不是想家有多好,是想到那时候在家里被妈妈打,打到我都心律不齐,心脏都被打坏了。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我心脏到底有没有事情?我很恨我妈,真的很恨他们,没有一天安宁的,还做了那么多让我没有办法原谅她的事情。她特别偏心,给我、我姐姐、我大哥都跳级了,结果都不好,在我身上还跳,但是对我二哥就没有那样,就从来不会要求他要考多少。我真的很恨她。和我爸爸吵架要离婚,硬逼着我说要和谁。我就把他们的离婚协议撕掉了。
我大哥就是被她逼疯的。那时候一直和他说清华有多好,害得我哥哥那时候天天听清华出来的那些歌手唱的歌曲,天天奋命念书,结果没有考上大学,他就考了好几年大学,但是都没有考上,所以后来跑北京去了,但是去了之后被抢劫了,没有钱,他就跑警察局去了,结果就说自己有精神病,被送到北京精神病院,后来警察打电话回来,我姐姐过去把他接回来的。也有送到福州那边的医院住了几年,现在会好一点,不然以前总是一个人关在门里面,现在他也会去工作。而且还想着要去考一所一般的大学,今年22岁,想进高一开始学起。
我哥哥被逼成那样了我妈妈还是执迷不悟,还给我姐姐跳级,我姐姐那时候也被害的状况不好,到我还这样。我真的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她以前念书很好,但是那时候因为穷我外婆就说谁念的好就给谁念,我妈妈和我姨都是从一年纪跳到三年级,谁能跟得上就让谁读,结果,我姨后面就跟上了,而我妈妈后来没有念书了。我姨现在的生活非常好。我妈就觉得我们要好好念书。但是她想让我念书还把我跳级,而且那时候我压根就没有自由,我天天学三年级的内容,回家要补一二年级的内容,还要做我二哥四年级的题目,做不出来她就会打我。我爸爸以前还会拉拉她,后来也没有用。我都不知道我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有的时候确实想着去死,刀就放在自己的旁边,但是就是没有下手,我就这样坚持了下来。我姐姐那时候还以为我有病就把她朋友一个学心理学的人带到我们哪里,给我咨询,我知道后特别生气,我觉得她怎么可以这样,很失望。
很多时候在家里会尖叫,大声的尖叫,他们都骂我,说我有病。后来也不敢再怎么叫了。到初一的时候我开始跟她顶嘴,好像我和她顶嘴了,她就有点怕我了,所以我就经常和她吵,以前不敢往外面跑,因为我要是跑出去她就会打我,我害怕会被打的更惨。
今年除夕我觉得是我从小到大,最开心的一年,以前除夕都是谁吃完了就回房了,今年我们一家人一起围着桌子吃饭给大家敬酒,说笑,一家人一起吃饭很开心,吃完还看电视。以前我会趴在窗户边看着我们家邻居一家人12点起来放鞭炮放烟花,一家人一起放特别开心,但是我们家从来都没有放过。真的很羡慕。
 
 
 
 
 
孩子写给妈的信:
妈:
   您对我实在是太严厉了,小时候您逼我读书,但您不知道,我受的委屈有很多,您没为我想过,一个七岁的孩子和一些比她大好几岁的大哥大姐们一起读书,难免会被那些人欺负的,在学校被老师骂,被学生们瞧不起,被别人嘲笑,考试考不好,回到家里不能玩,学习,成天就只有学习,快疯掉了。不会的您就知道大骂我。我在外面和别人打架回到家,您二话不说就知道指责我,您有没有想过我是为了什么去打架的,这些您都没有去想过,只知道一味的数落。我想说,从我上幼儿园开始,这么多年,我都是忍到现在的,当到去年的十月一日,我之所以会爆发出来,一大半是您逼的。
   现在我也不怪你们了,我会好好改变的,感激啊!
 
                                                                您的女儿
 
心理分析:
读完这篇孩子的自述,内心都会有一种酸楚的感觉,这孩子背负着太大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她这个年龄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限度。在学习中丝毫不能体验到快乐,只能体验到无尽的压力和痛苦。而这种压力是孩子的母亲给她制造的,可是,母亲为什么要给孩子制造如此大的心理压力呢?
发生在这个家庭的故事有一种宿命或轮回的感觉。现代心理学里大家都能接受的一个观点是“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我们回过头来从孩子的母亲成长经历来看看。母亲的原生家庭是一个多子女的家庭,由于过去经济很困难,不可能有条件送所有的孩子去上学,女孩子上学的机会就难得了。母亲的家长也就是孩子的外婆当时做了一个为难的决定,就是让她母亲和她姨一起从小学一年级跳到三年级,看谁能跟得上,谁就去上学。最后姨上学了,母亲辍学了。重要的是还带来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在她成长的那个年代,由于大家都穷,外婆的这个决定究竟是好,还是坏呢?说不上明智不明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外婆的这个决定是很无奈的。
可是这个无奈的决定从此在母亲的心里埋下了三颗种子,第一颗是她恨她母亲,第二颗是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第三颗是自己很不争气,遗憾一辈子。母亲小小的年龄辍学了,但她充满了对自己母亲的愤怒和不满,却不能表达出来。她不能去攻击自己的母亲,只能选择把这种愤怒压抑下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随着母亲长大,自己体会到人生的种种艰辛,对生活的不满也越来越多,她不能把这种不满表达出来,只能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母亲对外婆的愤怒和对生活的不满情绪必须要找一个突破口,在实在无法忍受的时候她要宣泄出来。直到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小孩。这后面,母亲的行为都顺理成章地出来了。
这个时候母亲的成长停滞下来了,她对能否适应社会也产生了焦虑,但她始终没服输也不甘心,把对外婆的不满和对自己的焦虑全都转嫁到孩子的身上来。结果孩子承担了双倍的压力。
这时,孩子成了母亲实现目标的对象,她要让所有的孩子去完成她没有完成的梦想,弥补她人生最大的缺憾和痛苦。
于是,首先是这个孩子的大哥,从一年级直接跳到三年级,因为压力太大,孩子的大哥不能承受,几乎快疯掉了,22岁了还喊着要回去从高一开始重读。接着是她的姐也是一样,最后到了这个最小的女儿,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她也不是一个天才儿童,一个小孩子从幼儿园直接过渡到三年级,这样的事情太荒诞了,孩子不但不能够跟上学习进度,而且连学校生活都不适应了,她遭到了她的同学的嘲笑,老师的不理解,周围邻居异样的目光。在这种情况下,这位母亲还要用,没好好学就非打即骂的简单粗暴的教育。通过打骂孩子,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母亲还一直坚持自己的做法,打是亲,骂是爱,认为自己所有的做法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好,都是对的。
其实,这位母亲打孩子就是在打她自己,对孩子的苛求就是对自己苛求,对
恨孩子不争气就是恨自己当年不争气,可是这位母亲越发不甘心,她不明白自己不争气也就算了,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跟她一样不争气,于是变本加厉,将这种严厉和苛求发展到了极点。
我想不仅是这位女孩,换作任何一个同龄的孩子都不可能一直忍受。最终孩子爆发了,在13岁的时候,积压了如此多的愤怒的小孩,开始跟父母吵架,开始离家出走,有一天,她跟母亲说,我不想读书了。其实孩子此时说不读书了,就是对她母亲最大的反抗!你不是最大的希望是想让我读书吗,我恨你,我要让你这个希望彻底破灭!
这并不是一个独例,只是她的做法更极端。在以前咨询所接触过一个个案与此极为相似。一个先生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从小被寄养在农村的亲戚家,因为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和抚养,对父母一直怀着不满和仇恨。当他自己成家以后,有了自己的小孩,于是给他的小孩很大的学习压力,从孩子小学开始就制定各种学习目标,每一门一定要打多少分,而且一定要考到班级第一名,要求孩子考取中国第一流的大学——清华大学。当然这种高压下的学习,孩子的结果是适得其反了。
 
 
给家长的建议:
一、           孩子是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孩子不是你生命的延续,他有他自己的选择和人生道路,不是你实现未完成梦想的工具,也不是你发泄自己不良情绪的出口。这位母亲一定要弄清的一点,你有你的人生,你人生的不圆满和缺憾要由你来弥补。孩子有孩子的人生,她人生的缺憾也不可能让她的下一代来弥补。否则恶性循环,永远没有结束的那一天。这位母亲如果真的是爱自己的孩子,就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此时的感受我想比你当年会更糟糕。过去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不要一直纠缠下去。给孩子自己的人生空间,她的生命让她做主吧。
二、           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
国内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老师提倡,父母在培养孩子,和对待孩子学习上要有一颗平常心,就象农民伯伯种庄稼一样,按照自然规律来,到了什么季节播什么种,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有它固有的规律,孩子学习也一样,父母为了自己的目的,刻意拔苗助长,违反孩子的天性和成长规律,其结果是要受到规律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