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段时间中,京城几大由于早期在运营上出现失误而导致经营失败的老牌商业项目正在悄然酝酿重生。例如:王府井的世都百货、西单的西单国际广场均出现了“起死回生”的征兆。除此之外,在最近的一条新闻中得知,已经营业近六十载的百货大楼将在本月15日对主楼(南楼)进行加固重装。百货大楼此次改造不仅是对主楼楼体进行加固,更重要的是商场将借助这一时机进行品牌调整,并完善业态,以增强功能性。这些老牌商业项目缘何要起死回生?又如何做到起死回生?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首先,当今的商业市场中,购物中心已渐渐取代传统百货占据市场的主导位置,与购物中心相比,传统百货缺少市场竞争力,因此被迫通过提升自身品质来提升自身实力。因此,众多传统百货也纷纷意识到购物中心的优势,从而进行品牌调整,并完善业态,以增强功能性。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百货欲向购物中心转变,虽然在工程条件上有诸多的限制,例如无法达到每层布置餐饮业态的要求,但是尽量做到硬件与软件成正比才能使传统百货焕发新的生机。
其次,在京城中有一部分已经“做死”的商业项目在“起死回生”的过程中也是有一定优势可言的。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二次开发的成本较为低廉。举例来说,在这些项目中,有部分项目占据着城市中心的位置,在这种位置拍下一块商业地块,成本可想而知,而这些已有的项目免去了买地以及盖房的钱为开发商省去了一大笔开销。除此之外,对于已经遭受失败的开发商来说,他们对于商业项目的期望值往往很低,因此,只要该商业项目重新改装后比改装前在经营上稍有起色,就会达到开发商的预期,所以在二次开发上的难度也会降低。
从另一方面看,商业市场在一线城市的竞争异常激烈,那么传统百货便不如依靠自身的品牌效应向二三甚至是四五线城市发展。这样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传统百货往往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因此,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有如此名气的百货可以入驻当地,对于提升当地的商业氛围以及形象等都有较大的帮助;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如今一些二三线城市的人口消费力并不低于一线大城市,因此,早一步抢占中小型城市对于这些老牌百货公司也是极为有利的。
针对这些老牌商业项目,若想“起死回生”,我认为有两种发展方向,一是重装改造,提升自身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向中小城市发展,依靠自身的品牌优势抢占先机。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