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的堂姐今年九十七岁,前一阵子肠梗阻,医院说无从治疗,就回家了,在家中家人们为她进行按摩,情况有所好转,她的儿子水芳很想让她的妈妈能够活过一百岁, 一直在家对她精心照顾,不料一个月以前,并发症突降,不治身亡。为此他在自己家堂屋的大门两边写了一副对联;“山中常见千年木,世上难有百岁人。”用以抒发自己的感情。
前几天国庆休假期间,我的岳母叫我偕妻去吊唁,我也就在他们家堂屋的大门前看到了对联,当时水芳就在我的身旁,我读过之后,突发异想,我对水芳说:
“你今年六十六岁,我想把你的这副对联改动一个字,把难有的难改成总有的总。”
“改得太好了!我们争取都活过一百岁。”他思忖一阵之后,连声叫绝地说。
“你要争取立刻把这一个字改好了。”我又叮嘱他。
世间有许多成语和谚语,其中内蕴的感情和思想饱含着成色十足的不成熟心态的汁液,也有许多不够科学不够辩证不够成熟的内涵。随手举一例:“有志者事竟成。”我要把其中改动一个字:“竟”换为“多”。有志者事竟成能够鼓舞志士仁人,但是它不够科学。事实上世间有许多有志者他们所从事的事常常未必成功,而且失败的还真不少。可以肯定地说,世间有志者绝对不可能都会成功,作为对愚昧者的一种煽动,当然可以用有志者事竟成去愚弄。真实的情况是有志者多数能够达到目标。对这一断言其实还需作出科学的鉴定。可以随意抽取在不同岗位上工作的人,请他们回答一张问卷,用以从中了解他们立志后成功的几率是多少,算出平均几率,最后再根据平均几率的大小来作出最终的判定。
有志于让自己的生命活过一百岁的人,现在多起来了,但是有几个人能够真的活过一百岁,所以有志者未必是竟成。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志所确定的目标,人是不会向着目标前进的。虽然也可能天上会掉下馅饼,但那绝对是几率接近为零的事件。
去问一下活过一百岁的人,你想活过一百岁吗?他们很可能都是这样回答的:“想要活过一百岁,但也不勉强。”其中内蕴着十分科学的哲理:有目标,即有志向,作出一定的努力,渐趋地向目标靠拢,但绝不勉强,绝不强力而为。我把“难有”改为“总有” ,我把“竟”改成“多” ,就是成熟心态的处事方法,就是科学对待世事的方法。山中常可看见活过千年的古树,当然也绝不会多,世上能活过百岁的人,的确难有,但是我们不能怕难,我们要有这个志,要确信活过百岁的人总归会有的,我就是其中之一,你也会是其中之一。这里就包含着积极的情绪,奋发的情绪。但是也没有丝毫要强力而为的勉强情绪。有志但不强求“竟成” ,可是又确信“多成” 。
我在电脑上书写着:“山中常见千年木,世上总有百岁人。”“有志者事多成。”细细吟味这内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