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院印象


深圳医院印象

长沙东西现代医院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刘牧樵

 

第一次参观深圳的医院是在2005年,那年参加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在深圳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医院建设(改、扩建)高层论坛暨医院改扩建资金技术项目洽谈会”,并作了“现代医院的服务特点与医疗工艺设计”发言,会议期间带几位院长参观了十余家医院,当时发现由于没有做细致的“医疗工艺设计”,全国著名的京大学深圳医院的一块专家展示牌只好挂在挂号窗口的侧面,患者在排队时看不到专家介绍,从“医疗工艺设计”的角度出发,应该在医院建筑时就留有专家展示牌悬挂的位置。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住院楼,楼层科室的指示牌设计非常凌乱,根本找不到要去的地方。其他医院没有特别的印象。

今年53日的深圳之行,专门留下时间,去参观广东省唯一一个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深圳的医院。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深圳市卫生局变成了“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计生育委员会”,作者在全国还没有发现有这样的设置。这之前,发现深圳市在2007年率先设计并试行了“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从医院管理的角度来看,应该是目前我国最为专业的医疗行业管理了。理论上讲,医疗行业属于服务行业,医疗卫生往往以“服务包”的形式提供服务,他们根据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服务包运行成本分为人力成本和基本支持与保障成本2个部分并分别予以测算。人力成本通过收集服务流程时间,根据有效工作时间和当地行业人均收入折算成货币成本;基本支持与保障成本主要包括管理、培训、业务用房租金、设备折旧、水电与维修费几个部分。结果发现保证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的良好运行,政府只需按一般性财政支出约1%的比例拨付维持经费。今年112,深圳召开医改动员大会并同时出台了《深圳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该方案明确指出深圳将在20092011年三年时间内投入196亿元在基本医疗保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推进医改进程。有专家指出,深圳的公立医院改革现早已走在前头,已经有了三种公立医院改革模式,分别是北大深圳医院的理事会模式、南山医院的理事会模式和龙岗区的医院管理中心模式。

参观的第一家医院是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医院临床部和保健部,笔者参观的是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总部——临床部,医院建筑比较气概,门口挂了很多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教学医院、广州医学院教学医院等。进入大厅,吸引眼球竟然是一块吊牌,牌上左指“挂号处”,右指“抽血站”,影响到整个医院的视觉。整个大厅有11根柱子,有一个二楼的回廊,已经影响到了大厅的光线。挂号处设立在左面,显然是医院建筑后在大厅临时设立的,有开放式的柜台。特别影人注目的是“公示:本院未设急诊”,难怪我的一亲戚带小儿晚上12点去看病,到凌晨3点才看到病。有着380张床位编制的妇幼医院没有设立急诊科,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我只知道邵逸夫医院在JCI的认证过程中,由于能力有限,他们不能设立儿科。尽管已是55日,还是深圳市放假期间,交费处还有5队患者在排队交费,每队有10几个人。医院提出“以妇幼保健为重点,以妇幼临床做后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高水平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现代化的妇幼保健院”为发展模式,重组、整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医院“保健—诊疗—康复—保健”产业链的循环持续发展。

座落于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区的深圳市中医院的变化是最大的,当时的小院落已经被现代化的医院建筑群代替,医疗用房面积达到了8.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600张。大门口两边用古色古香的浮雕,左边写有“大医精诚,悬壶济世。”,医院门诊大厅传统医学氛围就比较浓,有两个比较小的中庭,柱子比较多,大厅柱子的四面都是古色古香的木板雕刻,左边刻有“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过硬的质量,优质的服务,服务每一位患者。”,右边刻有“传乘中医,宏扬国粹,质量第一,服务至上,办市民信得过的医院。”。除了木板雕刻字外,还有到处是要玻璃嵌入的中医药宣传图片。后来去住院部,在一个地方发现木板雕刻字竟然也不统一,一是形状不同、二是颜色不同,还有字体不同。在门诊三楼的“特诊候诊区”,综红色的粗木椅,显得比较华贵,不到30平方米的“精品中药房”就有十个服务人员。所谓“精品中药”,是一家深圳企业根据日本中药企业的要求,严格遵守特制精品中药饮片的品控标准,从源头开始,全面实施跟踪监控管理,已建立起全面的品控体系所产生的中药饮片。当然,其价格要高出一般中药的34倍。在发挥中医特色方面,他们专门设立了“体质辨识门诊”(治未病专科),包括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调养咨询、传统特色治疗三方面。其门诊很有心思地推出了“为考生制作膏方”—— 膏方助你身体健康、高考顺利!在医院门诊的右边,有一座三层小楼,名曰“杏林苑”(中医特色诊疗中心),其中有名医工作室、疼痛专科、脊柱保健治疗、推拿、药浴、足疗等,一个大牌上,刻上了世卫组织通过的倡议促进传统医药发展的《北京宣言》全文。里面的装饰比较传统,楼层指示牌有用的啊绿色的树叶形状,有用的是古代编钟的形状,挂在一个木版上,非常有特色。深圳市中医院通过“三名”工程:“名院”、“名科”、“名医”的建设,以专科建设为载体,大力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带动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成绩斐然。2009年的门诊诊疗人次数达到了1996799人次,比5家市属医院(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平均诊疗人次数1762435人次,高出234364人次,比5家医院平均人数高出13%

风景秀丽的笔架山下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变化到是不大,十几年前作者就到过医院采访那些买股票受伤的股民,还写了“深圳股市大风波”一文。现在医院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现开放床位1008张。医院和深圳市急救中心依托生存,资源共享。是深圳市两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之一。中庭两层的门诊大厅还是比较明亮,患者到是不少,最有特色的地方是由于门诊通往住院楼有一个不到两米的台阶,其露天竟然设立了一座手扶电梯,迷宫式的住院大楼是深圳设计得最差的医院住院楼。

位于深圳市福田莲花路1120号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原名“深圳市中心医院”,是深圳市政府投资4.5亿元人民币建成,并于19998月开业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20019月,深圳市政府与北京大学签署协议,医院更名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纳入北京大学医院管理体系。设立在医院门诊大厅的医院模型,显示错落有致的白色现代建筑群,让人感觉肃然起敬,较好地体现了现代医学的神圣感觉。凭心而论,尽管在6年前就找到了医院在医疗工艺设计中出现瑕疵,但医院应该是目前国内无论是功能还是其他方面都比较现代化和人性化的。宽大的玻璃顶的四层楼的门诊中庭,显得明亮气概,右边的上下扶梯设计得很人性化,由于各层都有收费窗口,方便了来就医的患者。门诊按照不同类别的候诊区设计,有很醒目的“就诊显示系统”,可以显示病人的序号、姓名几就诊信息。墙上的电视里循环播放医院自己的宣传片,拍摄的很好。住院大楼哑铃形状的设计,是目前作者所见到的最好的设计。由电梯大厅出来,两边各为一个圆形的病区,病房在圆形的周围,这样就保证了病房的通风和采光,圆形的中间部分是护理用房,通风和采光自然就差多了,这样就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院内的一副巨形宣传画很有特色:主题是:疾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下面写道:尊重是信任的前提,沟通是和谐的桥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共享医学发展成果。医院通过推行以医、教、研为主体,以发展健康产业和推行支持保障系统服务社会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经营模式,在国内赢得了名气,医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医院总建筑面积达到了22.3万平方米,开放病床9302008年门诊量210万人次,出院病人3.6万人次,收入9.3亿元。

位于深圳市东门北路的深圳市人民医院,是目前深圳市最大的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0.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开放病床1090张。2007年出院病人达4.11万人次,门诊量231万人次。医院的门诊大厅尽管是三层中庭,由于中庭上不象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是透明的玻璃,所以就显得比较暗,特别是挂号处在进门右边的后面,就显得非常不人性了。长条形的病房设计,往往没有考虑医疗功能,所以在使用时特别的不方便。非常遗憾的是,在作者写作此文的过程中,其网站就根本打不开,年收入过十亿的公立医院,在现代信息社会,居然查不到网上的资料。在“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上,留下的介绍也只有2007年、2008年的数据,实在缺少公共服务的意识,这也是新医改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始终认为,只有投入,成就不了我国的新医改。还有其他几家医院,其网站也打不开。作者倒是在网上看到网友的推断:他们根据新闻报道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获得的3600万元财政补贴仅占医院总支出的9%左右,仅够全院职工一个半月的工资。推断医院全年工资支出总额为2.88亿元,人平达到16万。

据了解,深港将合作共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即深圳滨海医院),项目占地面积1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2万平方米,设总床位2000张(其中VIP床位300张),计划于20118月开业。该院将打破现有体制,实行顾问委员会、董事会、医院管理委员会三级管理,董事长由深圳副市长担任、院长由港大知名人士出任,医院推行全员聘用、岗位绩效工资等四项改革。作者还走马观花参观了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等,还有私立的深圳博爱医院、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深圳阳光医院等。

由于时间有限,本文仅仅是印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