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潮来袭 沪指创11个月新低
昨日,受外围市场大涨影响,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大幅高开,上证综指早盘一度上涨近2%,之后震荡下行。上证指数收报2647.57点,跌1.9%,创11个月来的收市新低。深证成指收报10091.2点,跌1.68%。
两市近九成个股下跌,跌停股(非ST)达26只。所有行业指数全线下跌,深市金融指数跌5.31%,位列第一。各板块中仅黄金股飘红。前期强势股补跌潮仍在继续,周一领跌的传播指数周二再跌逾4%,医药股再度大跌。四大航空股继周一全线跌停后,周二再度大幅下挫。整个金融板块无一上涨,券商股、保险股跌势凌厉,广发证券跌逾8%。内需和政策受益板块如航天军工、农业、新能源等跌幅均在3%以上。
盘面显示,新股追捧明显降温,破发潮来袭。原第一高价股海普瑞昨日收报144.25元,上市第4日后跌破发行价148元。而昨日上市的嘉欣丝绸首日即破发,爱仕达收盘仅高出发行价0.01元。据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截至昨日,两市共有39只个股跌破发行价,较周一再增加4只。破发个股中有28只为中小板、创业板新股。另外,2009年以来宣布增发的公司中,有31家跌破增发价。
昨日,股指期货全线大跌。沪深300指数跌2.01%,而期指合约均跌逾3%以上,主力合约IF1005跌幅最小为3.79%,但前期空头主力国泰君安期货减持卖单733手,持卖单量减至651手。而周一逆现货指数下跌的远期合约IF1009、IF1012,周二跌幅加大,均跌逾4%。
昨日,受巨额救援计划引发的乐观情绪消退,亚洲主要市场全线收跌。雅加达综合指数、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香港恒生指数、日经225指数跌幅均超1%,而欧美股市开盘后均告下跌。至记者发稿时,美国道指下跌0.68%,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57%,标普500下跌0.58%;英国富时100指数和法国CAC40指数跌幅超2%,德国DAX30指数跌幅近1%。
●上交所发布最新报告:沪市流动性整体情况不断改善
《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质量报告(2010)》近日正式发布,该报告由上交所创新实验室推出,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参考,为筹资者的筹资决策提供支持,为证券交易所改进市场质量提供指南,以及为监管机构和市场监察提供参考和为其他市场参与者和市场创新提供支持。
报告指出,去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流动性、波动性、定价效率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从交易的间接成本来看,去年沪市交易的间接成本(价格冲击成本)大幅下降。以交易10万元股票的价格冲击成本为例,2007年为20个基点,2008年回升到36个基点,2009年则降到16个基点。从流动性指数看,2009年较2008年高出了160%,比2007年高出28.7%。从买卖价差看,相对买卖价差和相对有效价差均有所下降,2009年分别为17和41个基点,为2008年54.8%和80.4%。
从市场深度来看,与2008年相比,随着市场的成交量回升,2009年沪市订单深度迅速提高。其中,5档订单深度上升了149.7%,10档订单深度上升148.1%。
从大宗交易成本来看,买卖300万股票的价格冲击指数在2009年为115个基点,较2008年下降了47.7%。
与2008年相比,2009年上海市场的日内波动率、日内超额波动率及日内收益波动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分别为57、26、46个基点。
报告还指出,近十多年来,上海证券市场定价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相比2007与2008年,尽管日内市场定价效率有所下降,但日间定价效率系数和日间定价误差所反映的日间市场定价效率得到明显改善。这说明,沪市日内股票的定价误差能在随后交易日内被很快修正。2009年随着市场的回升,投资者的参与意愿也有所增加。一方面,市场平均每笔申报金额和每笔成交金额均有提高;另一方面,从订单申报、成交及撤单笔数来看,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央行公开市场释放资金1720亿
昨日央行通过发行央票仅回笼资金140亿,而同日公开市场需对冲的到期资金高达1860亿,两者相减,央行将向市场释放流动性1720亿元,日净投放量创近28个月以来新高。
业内人士称,由于本周一为存款准备金上调的缴款日,此举已回收市场流动性约3000亿元。央行无意再度加码央票发行量令市场对货币紧缩预期升温。该人士表示,今年4月初,三年期央票时隔两年重启之后,三个月及一年期品种的发行就一直呈缩量状态。如果维持之前的发行量,本周有望在公开市场实现连续11周的净回笼。
同时,昨日的140亿元一年期央票利率也连续第15周持平于1.9264%,令市场对央行近期上调利率的预期有所减弱。
●IPO预期引发暗战 新三板交易冰火两重天
不断升温的创业板IPO预期,在新三板公司中激起层层涟漪。记者统计发现,在诸多新三板公司发布要冲刺创业板的信息前后,多家公司的成交价出现飙涨,其中世纪瑞尔的最高成交价对应PE逾56倍,另有部分有创业板上市预期的公司则乏人问津。
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从2009年年报数据看,约四成新三板公司符合创业板上市的财务要求。继去年久其软件、北陆药业分别登陆中小板、创业板之后,目前共有12家新三板公司正就创业板上市事宜召开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其中6家公司的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
事实上,从“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开闸伊始,公司治理相对较规范、与创业板定位契合度较高的新三板公司,就成为众目期待的创业板“潜力军”。创业板公司上市后的惊艳表现,也令更多的公司跃跃欲试,欲加速“转板”进程。
在IPO预期之下,此前不甚活跃的新三板公司交易趋于频繁。不过,记者梳理发现,有创业板上市预期的新三板公司,交易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近三成今年上市新股破发或终结IPO高定价
嘉欣丝绸成IPO重启以来首例中小板首日破发新股
高市盈率新股密集破发,会挫伤机构网下申购热情,询价过程中高投价的现象也会因此减少。
以148元天价发行的中小板新股海普瑞昨日“破发”,与此同时,另一只中小板股票嘉欣丝绸昨日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上市的131家新股中目前有35家已经“破发”,占比达到26.7%。
在A股市场网上、网下打新滑向“负收益”的情况下,业内人士认为,高市盈率发行的次新股频频“破发”,或将终结新股高定价现象。
●4月份流动性管理取得成效 央行仍需保持调控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M2增速回落至21.48%,显示流动性管理取得成效,但与全年17%的调控目标相比仍有差距。4月份M1增速则是再次提速,货币进一步活期化,显示通胀风险提升。业内专家认为,为了应对价格上涨的压力,下一阶段仍需保持流动性调控的力度。
社科院专家付立春认为,在2009年货币量迅速增加的基础上,M2仍如此快速增长,说明中国的货币流动性仍然充裕。M2余额与GDP的比值在1.5以上,也说明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很高。一般而言,高货币化、充裕流动性会导致物价有长期上行的趋势,可以体现在资本品价格也可以体现在消费品价格。
不过,与此前业内人士的预期值相比,4月份M2增速的实际值仍然偏低。兴业银行资金营运部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称,这可能是与财政存款新增量大量上缴致使流动性减少有关。考虑到对贷款的控制因素,预计年内后续月份M2会回落至18—21%之间,但要达到不高于17%的水平,则未来还需要保持流动性调控的力度。
与 M2 的减速走势不同,4月M1却同比加速1.3 个百分点,至31.3%,再度出现反弹,反“喇叭口”由此继续扩大,由上月的7.4%扩大为9.8%。鲁政委认为,所有这些均指向货币的进一步活期化,暗示通胀风险仍待释放。从控制通胀风险的角度说,只有央行流动性收紧的速度快于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带来的货币膨胀压力,未来通胀才可能平复。而从历史上来看,央行最终获胜的情形相当罕见。
●资金再度流出 金融地产股
昨日两市大盘高开低走,午后加速跳水,最终皆以大幅下跌报收,两市共成交1792.4亿元,量能相比周一有所放大,显示出有部分资金在利用周二早盘的高开进一步甩货,使得资金流出量大增。数据显示,昨日两市大盘资金净流出41.76亿元,导致A股市场在昨日高开后就一路震荡走低。
体现在盘面中,就是金融地产股再度出现了调整的态势。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此类个股昨日有明显的资金流出迹象。数据显示,汽车类、房地产、银行类、化工化纤、券商板块资金净流出居前,其中房地产板块与银行股板块的资金净流出现象引起了市场注意,因为该板块在前两个交易日刚刚有资金流入迹象,昨日就出现了资金净流出的特征。其中地产股净流出3.89亿元,资金净流出最大个股为阳光城、苏宁环球、万科A,分别净流出0.29亿元、0.25亿元、0.25亿元;银行类板块居资金净流出第三位,净流出3.01亿元,资金净流出最大个股为深发展A、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分别净流出0.91亿元、0.78亿元、0.57亿元。
这些数据说明,经过上周五、本周一短暂的企稳换手之后,金融地产股又积累了新的做空能量。周二早盘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则成为这些资金做空的催化剂,因为4月份CPI数据高达2.8%,加息预期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前四个月的房地产上涨幅度达到两位数,也加剧了市场的这一预期,既如此,金融地产股也在调控预期强烈的大背景下出现了资金流出。
有意思的是,4月份CPI数据以及4月信贷超预期的信息也给部分敏感资金提供了做多催化剂,那就是黄金板块。因为相关经济运行数据显示通胀的预期依然强烈,这必然会使得具有抗通胀功能的黄金出现了需求旺盛的预期,引发了相关资金对黄金股的兴趣。昨日黄金股板块逆势上涨,净流入0.13亿元,其中荣华实业、紫金矿业、山东黄金分别净流入0.25亿元、0.10亿元、0.07亿元。
同时,部分资金对近期持续调整的创业板也有一定的抄底兴趣。资料显示,虽然创业板在昨日净流出资金458万元,有29只净流出,但更有48只呈现净流入,其中数字政通、梅泰诺、天龙光电等个股分别净流入673万元、655万元、419万元,显示创业板渐有分化趋势。
但可惜的是,由于金融地产股对指数以及市场趋势的影响力度大,因此,黄金股以及部分创业板的资金流入难以改变市场的调整趋势,故在操作中仍不宜盲目抄底,建议谨慎。
●港澳资讯·B股综述:短线弱势 上涨有压力
周二,受隔夜外围市场大幅上涨以及国家四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基本符合预期的消息影响,两市B指大幅高开后并迅速冲高,但至五日均线处受阻回落,全天维持弱势整理走势。最终沪市B指报收221.06点,跌1.94点,跌幅0.87%,成交1.74亿;深市报收555.56点,下跌1.50点,跌幅0.27%,成交3.42亿。
个股方面,多数下跌,只有部分少数个股上涨。沪市有4家上涨,下跌47家,深市有13家上涨,下跌39家。涨幅榜上,沪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锦港B股(900952)涨1.40%,华新B股(900933)涨1.11%,宝信B股(900926)涨0.73%;深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张裕B(200869)涨2.44%,万科B(200002)涨1.46%,晨鸣B(200488)涨0.86%。跌幅榜上,沪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锦旅B股(900929)跌4.14%,海航B股(900945)跌3.37%,凌云B股(900957)跌3.35%,深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ST东海B(200613)跌4.94%,方大B(200055)跌4.87%,深华发B(200020)跌3.31%。
整体来看,两市B指短线呈现一定弱势,上涨存在一定阻力,暂观望。
●傍上股指期指 ETF基金净申购成交放巨量
11日,180ETF二级市场放出超大成交量,深证100ETF等成交也创出近期新高。股指期货推出之后,ETF交易明显活跃。上交所最新数据显示,180ETF等5只ETF上周均出现净申购,其中180ETF和超大盘ETF净申购均超过10亿份。
业内人士认为,借力股指期货,ETF正在从一个追求相对收益的指数基金,转变为给投资人提供市场配置工具,这为后续ETF开发设计指明了方向。
期现套利空间较大
4月16日股指期货推出之后,ETF基金出现了两个明显变化。首先是二级市场成交量急剧放大。股指期货推出当天,上证180ETF、深证100ETF二级市场放出巨量,成交量分别较前一日增长386%和76%。
其次,相应的ETF申购也明显放量。比如,上证180ETF上一周持续净申购,净申购份额达17.46亿份。4月19日至30日,180ETF也出现净申购,申购量居沪市ETF同期净申购份额数之首。超大盘ETF上周也出现了11.23亿份的净申购,沪市的6只ETF中只有治理ETF净赎回0.19亿份,央企ETF、红利ETF均出现小额净申购,50ETF净申购额为2.19亿份。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上证180ETF显得更为热门,主要是由于股指期货推出后,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一直存在较大的点差,期现套利的空间较大。而要进行期现套利,就必须先进行现货部分的配置。由于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沪深300ETF基金,180ETF和深证100ETF成为投资者配置沪深两市的首选,构建"75%上证180ETF+25%深100ETF"的配置方案具有逻辑性且效果较好。
业内人士指出,这说明ETF已经从一个追求相对收益的指数基金,向为投资人提供市场配置工具转变。业界预计各类ETF得到追捧的趋势将延续。首先,股指期货推出使得市场对指数的认识加深,指数作为资产配置、阶段性配置市场工作的作用得到强化。其次,这给后续开发ETF的基金公司以启示,要想做大ETF必须要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指数。而随着今后股指期货合约的扩编,各类ETF都会成为期限套利的重要工具,ETF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会得到极大的拓展。
零差错的背后
不过,正是ETF独有的实物申购赎回及相关套利活动机制,使其对基金公司后台运营流程、技术支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的ETF就曾出过清单差错,给公司造成不小的损失。但也有ETF多年来没有出错,如上证红利ETF运作3年多实现了零差错。
华泰柏瑞副总经理房伟力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华泰柏瑞的ETF开发与管理过程中,运营与投资、运营与市场有着密切的合作。华泰柏瑞ETF基金经理之一柳军与公司基金事务部总监一起,实现了华泰柏瑞ETF运作中的双重复核机制;与上证红利ETF另一位基金经理张娅一起,实现了华泰柏瑞ETF投资过程中的双重保险机制。在基金分红、指数清单发生调整的时期,这一双保险作用就凸显出来,成为规避误差的保护伞。
"为了保持ETF的活跃度,在ETF的管理中,我们的原则是在合法合规以及保障中长期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交易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基金经理张娅说,在红利ETF的投资运作中,通过一些技术性的调整和改造,大大提高了对套利投资者的吸引力。
比如,在2006年底以来的牛市行情中,盘中涨停个股很多,按照单一市场ETF操作的惯例来说,系统默认用股票进行申购、赎回,一旦个股涨停,就会影响ETF的申购赎回。为了满足交易投资者的套利需求,上证红利ETF将系统默认的股票申购改成了允许现金替代。
这样一来,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有利于申购机制的运行。同时,现金替代和股票申购之间的价差由交易投资者承担,并不影响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上海楼市调控细则将出台 房产税征收亦将启动
地方楼市调控细则的最大谜底将于近日揭晓。上海证券报独家获悉,上海日前召开有各区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参加的通气会,紧锣密鼓地讨论上海楼市调控细则,其中包括房产税征收办法。细则最快将在本月公布,而上海旨在对住房保有环节征税的房产税征收也将在细则出台后正式启动。
此前,本报独家报道上海拟对住房保有环节征税,达到类似物业税的调控效果。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言人未否认这一消息,并回应称"在房产保有阶段征税,将由国家层面定,地方应贯彻执行好。"
一位接近上海市政府的人士近日透露,为尽快实现对住房保有环节征税,上海最终选定的方案是应用现有的房产税概念,以减少立法审批流程。根据现有的房产税暂行条例,房产税征收对象是经营性物业,而此次上海方案将把持有多套住宅解释为经营行为。
据了解,已经形成的初步草案中,家庭人均面积是判定是否征收房产税的重要依据。如果符合征税条件,需按年支付相当于房产值8%。的房产税。计税基础为评估价而非房产成交价。另外,对于已经出租的住房,并按时缴纳了房产税的购房者,将考虑不再重复计税。
"但目前得到的消息仍然只是草案内容,最终出台的细则不排除有局部调整的可能。"知情人士称。
上海将率先开征保有环节税的消息一直是楼市投资的重要风向标。昨天,有媒体报道,来自国土资源部的调研报告建言,上海应采取政策组合拳,加大房地产持有环节成本,遏制投机需求。种种迹象相互印证,业内称上海开征保有环节税已成大势。但上海新的征税办法是否需要有中央统一口径在先,或与北京等其他城市一并试行,目前仍未可知。
一个肯定的消息是,上海部分房企高层已经接到有关税收政策的"短信提醒",并酝酿快速消化存量房源。楼市降价趋势将更加明显。
●主力研究:增持医药、食品、饮料 社保基金全面防御
数据显示,社保基金继2009年第三季度增仓、第四季度大幅增仓之后,于2010年一季度出现减持。2010第一季度社保基金被列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持股市值合计为296.85亿元,比2009年第四季度减少41.58亿元,减少幅度为12.29%。若考虑上证指数第一季度5.13%的累计跌幅,出现减仓迹象。
从行业偏好上看,机械设备已经连续五个季度维持第一名的位置。社保基金持股该行业42家上市公司,比2009年第四季度多9家;持仓市值为73.71亿元,比2009年第四季度增加4.33亿元,增加幅度为6.24%,对比大盘跌幅有增持迹象。
医药从2009年第四季度的第六名一举跃至2010年第一季度的第二名。2010年第一季度社保基金持股该行业21家上市公司,比2009年第四季度多7家;持仓市值为29.64亿元,比2009年第四季度增加44.87%,大举新进建仓的迹象明显。
食品饮料从2009年第四季度的第七名上升至2010年第一季度的第三名。2010年第一季度社保基金持股该行业19家上市公司,比2009年第四季度多7家;持仓市值为23.52亿元,比2009年第四季度增加3.92亿元,增幅为20%。
第一季度社保基金持股市值较大的前十家上市公司中,美的电器、上海汽车、双鹭药业、电广传媒、一汽轿车、国投电力被增持;大秦铁路持股未变;格力电器被新进建仓;青岛啤酒、小商品城被减持。持股比例最高的是电广传媒,比例为9.09%。持股比例增加最多的也是电广传媒,第一季度增加了2.23%。和2009年第四季度相比,美的电器、上海汽车、青岛啤酒、一汽轿车、国投电力、大秦铁路共6只股票维持"前十"的位置。
第一季度社保基金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最高的前十只股票控盘比例都在7%以上。老白干酒、天威视讯、青岛啤酒被减持;新宙邦、贵航股份、永太科技被新进建仓;电广传媒、三全食品被增持;万丰奥威、重庆百货持平。和2009年第四季度相比,电广传媒、老白干酒、万丰奥威、天威视讯、重庆百货、青岛啤酒、三全食品共7只股票维持"前十"的位置。
总体看,社保基金在2010年第一季度进行了减持操作,但主要大幅减持了金融股(持股市值由2009年第四季度的第二名迅速滑落至第2010年第一季度的第四名)。而此板块恰恰是第一季度的领跌品种。社保基金较好地回避了风险,同时大举增持日常消费领域的食品饮料和医药等防御性行业和受益于刺激消费政策的家电和汽车,较好地回避了周期性行业的低迷。
2010年5月12日早盘相关信息汇总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