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典复/文
五月二十七日是前港督麦理浩(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1917-2000)逝世十周年。怀念一个殖民地总督,在今天是政治不正确的事,但任何了解香港历史的人,都无法忽视麦理浩对香港发展的重大贡献。
麦理浩是第二十五任港督,在十年多的治港生涯中,致力将香港建设为一个合理化的社会。最重要的建树,莫如成立廉政公署,将当时贪腐严重的香港,改变成 一个廉洁法治的社会。
麦理浩在社会民生方面的建树亦让人难忘。他推行“十年建屋”和“居者有其屋”计划,大力舒缓人口急增下的住屋需求,推行九年免费教育,制订各种劳工保 护法例,成立消费者委员会,设立城市规划部门,发展新界卫星城市,圈定大范围的郊野公园,兴建地下铁路,推动高级公务员本地化。
他在任的黄金十年,为香港经济起飞奠下良好基础。而其社会政策,亦令香港在经济起飞后没有严重的贫富不均情况,为往后二十多年带来繁荣安定。甚至今天 特区政府还在吃他留下的“老本”。
当年麦理浩推行各种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他也要面对英商、华商的非议,亦要受贪官污吏的胁迫,但有魄力的政治家是不会瞻前顾后的。
与今天特区政府处处受制于商人,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实在是强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