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富士康非正常死亡近年年年有,今年尤其多。从2010年1月23日19岁员工马向前“高坠死亡”到2010年5月14日晚间富士康梁姓员工坠楼身亡,不到半年时间,富士康员工“前赴后继”共计发生了“九连跳”。翻寻富士康非正常死亡记录,2007年死亡2起,2008年、2009年各1起,加上2010年9起“跳楼门”事件已经致9死2伤(年龄均在18—27岁),3年11条鲜活的青春生命无辜成为富士康流水线上的死亡灵魂,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对此有人称富士康是“死亡工厂”,也有人称富士康是“青春的绞肉机”。
对这一系列跳楼致死致伤事件,都发生在富士康,跳楼者都是青春的生命。如果说一个员工跳楼自杀是偶然,两个员工自杀是事出有因,那么这么多人义无反顾地选择死在富士康,这就不能不引人沉思了!面对接连发生的死亡事件,人们不禁要问:富士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工厂呢?这些年轻的生命为什么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跳楼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呢?富士康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死亡魔鬼”?富士康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管理问题?
富士康是个什么样的工厂?
富士康是全球著名的代工厂,名列世界企业500强,属于台资民营企业,总裁郭台铭。富士康在台湾被称为鸿海集团,所属产业为3C产品制造业。1988年投资祖国大陆,是专业生产6C产品及半导体设备的高新科技集团(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地拥有数十家子公司,在国内华南、华东、华北等地创建了八大主力科技工业园区。自1991年至今集团年均营业收入保持超过50%的复合增长率,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连接器和计算机准系统生产商,连续9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大排行榜(2005、2006年排名第二),连续四年稳居中国内地企业出口200强第一名。
富士康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独步提供的速度、品质、工程服务、弹性、成本、客户附加价值六大产品策略及自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下电子化-零元件、模组机光电垂直整合服务商业模式,简称eCMMS。也即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举凡模具、治具、机构件、零元件、整机至设计、生产、组装、维修、物流等等服务均涵盖在内。在eCMMS的运作下,集团的华南厂区不仅是全球最大的3C制造基地,更是全球最短的3C供应链!也因如此,eCMMS模式不仅被亚元杂志誉为最佳企业策略,更被国际同业尊为相竞模仿的典范。
富士康的经营理念是长期、稳定、发展、科技、国际,以“爱心、信心、决心”自勉,传承爱心文化,追求“鸿飞千里,富士则康”的企业发展目标。然而富士康“飞则飞矣,富则富矣”,而“康”却非但未至,反而接连发生员工自杀事件,这不能不说是对富士康企业文化的绝妙讽刺。
富士康员工为何而自杀?
根据媒体调查显示:富士康自杀员工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年纪小,18岁到27岁之间,9起跳楼事件中,20岁左右的90后占近一半,在富士康的基层员工中,80后、90后打工者超过85%,他们都是新生代打工者。二是入职时间不长,进厂工作最长的是一年半,最短的只有28天。表面看导致富士康员工自杀的原因有的是婚恋和情感上遇到挫折,有的是家庭出现变故情绪低落,有的是精神异常导致悲剧。但是隐藏在背后的新生代打工者特别是来自偏远农村的打工者突然到城市生活,面对摩天大楼、灯红酒绿和单调乏味的程序化工作,以及承受的工作眼里和情感上的孤独无助,很容易产生失落情绪。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分析,这些刚踏入社会又背井离乡的孩子,一旦出现精神困惑,在陌生的环境下又不知该向谁倾诉,这时如果整个社会的心理调适机制没有适时跟进,很容易出现问题。
富士康员工自杀背后另有“魔鬼”!
面对接连而至的员工自杀现象,富士康媒体发言人在回应外界时,竭力为这个将42万个生命聚集在3平方公里范围内为其牟利的企业开脱,对工人工作和生存状况闪烁其词,说什么“自杀复杂的社会现象,从来不是因单一的因素导致”,力图将死亡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死者自己和社会,并搬出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的观点“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来为自己开脱。对此深圳市总工会在对富士康坠楼事件调查后,批评富士康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富士康85%以上的员工为80后、90后,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制度和方式方法有要求变革的强烈冲动,企业本就应该及时加以调整和改变,不断适应这种变化,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九连跳”不惜以自戕来结束自己年轻生命的员工,富士康为攫取利润,不肯正视和改善工人的工作和生存状况,而是请一些五迷三道的“佛法大师”和“心理专家”作秀,声称尊重习俗“改运”、“减压”,运用科学进行“心理干预”,更像惺惺作态的表演,根本上是在回避和掩盖实质问题,纯属舍本逐末的伎俩。富士康“九连跳”背后的魔鬼就藏在富士康缺乏企业人文关怀上,就隐藏在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社会缺乏公平正义上。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要让我们的人民有尊严地活着。看来这个任务无论对个人、对企业、对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