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人的白马侠客梦
丁启阵
两天前,我写了一篇谈白马王子的文章,网友乌拉拉评论道:“白马将军才是美男子的标准。”我以为,她所言极是。
多年前,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我国历来是大国,数千万乃至上亿的人口中,王子屈指可数,不像古代欧洲,盛行城邦制,尽是小国家,王子相当于村长的儿子,一抓一大把。再者,中国历史上,王子的婚姻通常都是父母包办的,他们不太可能骑着白马四处闲逛,然后,遇到一个落难的美女或公主,便如何如何。因此,我国最脍炙人口的古代爱情故事里的男主角,从来都不是王子,而是读书人,通常是能考上状元的读书人,就是所谓的才子。自然,我国的爱情模式就不可能是王子邂逅灰姑娘或白雪公主,而是才子邂逅佳人。总而言之,在我国,白马王子难以成为人们艳羡的文学形象。
在我国,侠客是比王子更令人艳羡的文学形象。千古文人军旅梦,古往今来,不少读书人都曾经幻想着要投笔从戎,立功疆场,然后拜将封侯,光宗耀祖。思想更为自由奔放一些的诗人,则喜欢做侠客梦。侠客梦中,最赏心悦目的,大约就是白马侠客梦了。
身为真正的王子的曹植,就曾经做过白马侠客梦。曹植的白马侠客梦,实在是太美了,请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这首诗,貌似写幽州、并州(今天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的北部地区)一带骑白马的侠客,他们少小离家,弓马娴熟,英勇善战,他们为了保家卫国,热血贲张,视死如归。但实际上,这诗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曹植不但素有“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的志向,而且他也确曾有过从军出塞的经历。这位才高八斗的曹家公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白马侠客梦的第一人。
曹植之后,做过白马侠客梦的诗人不少。仅以唐代为例,李白、王昌龄、杜甫、刘长卿、张祜、韦庄等人,都曾在诗歌里披露或赞美过这种梦想。这些诗人中,李白、王昌龄、张祜都留下了写白马侠客的精彩篇章。请看: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泰山猱。
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白《白马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侠客行》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李白《独不见》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王昌龄《少年行二首》
晓出郡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张祜《观徐州李司空猎》
很显然,李白的白马侠客梦最热情,最执着,最痛快淋漓。
有趣的是,唐代诗人中,似乎只有白居易,真的拥有过一匹白马,是他的朋友李公垂赠送给他的。不过,这匹白马性情太婉约了,跟曹植、李白、王昌龄等人白马侠客梦中的白马,不可同日而语。“翩翩白马称金羁,领缀银花尾曳丝。毛色鲜明人尽爱,性灵驯善主偏知”,“不蹶不惊行步稳,最宜山简醉中骑”(白居易《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可见,就是一架漂亮的代步工具而已。
白马侠客,当然也是有爱情故事的。曹植《白马篇》中,白马侠客大公无私、无暇顾及父母妻子,是爱情悲剧的主角;王昌龄《青楼曲二首》(其一: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其二: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中,白马侠客却是得胜回朝、受到封赏、跟爱人欢聚的爱情喜剧的主角。沈祖仙《秋闺》中,白马侠客则是闺中深情思念的对象。“白马三军客,青娥十载思”,“愁多不可曙,流涕坐空帏”,是悲剧还是喜剧,结果还无法预料。
2010-5-20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