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能马上会有进展。无论对利益攸关的某些经济体,还是对基于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而下注不同资产的投资者,这都是值得紧跟的消息。
上周末,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中国计划继续以原有速度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汇率改革已使人民币兑欧元和美元升值(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近几周兑欧元大幅升值,兑其他重要贸易伙伴的货币也有不小涨幅)。这是一个重要姿态。代表出口业利益的商务部一向是呼吁谨慎对待本币升值的政府部门,此时出面谈不属其管辖的汇率改革问题,一是透露北京汇率改革初衷不改,二是争取在即将与美国官员举行的贸易商谈中赢得主动。在陈发表上述讲话同时,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Fed(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贝南克和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正前往北京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谈。
在这次关键会谈中,北京或许会对人民币汇率政策做出实质性让步。按之前分析,中国可能让人民币放弃实际盯住美元的临时策略,重归与一篮子主要贸易加权货币挂钩。更有消息人士称,中美官员已经就新的人民币一篮子跟踪框架达成共识。当然,这一次改变不可能像2005年7月,北京正式结束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时那样,一次性升值2.1%。比较大的可能是中国政府同意进行小幅升值。作为对价,北京会争取拓宽中国出口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渠道,同时要求美国放宽先进技术对中国的出口限制。
其实,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北京很可能已经调整了其汇率政策。欧元区危机导致的欧洲需求萎缩,正好触及了对出口异常敏感的北京最高决策层的神经(欧洲市场占中国全球出口总量的20%)。他们担心的还不是有多少出口定单被直接取消,而是未来几个月,外部形势恶化会给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多大的冲击。此类担忧令北京不敢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采取更快更大的动作。可见,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一个前提是欧洲经济脱离危险。
另外,设想身处北京,需要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利益负责,决策者当然希望在对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调整前,尽可能地评估其他会产生叠加效应的政策的后果。而这,需要时间。比如,北京近期对房地产市场的紧缩措施,不仅会直接施压中国内地楼市,还将给部分依靠建筑活动复苏的中国经济带来不确定的影响。自中央政府于4月中旬开始,布置了一揽子措施给房地产市场降温以来,住宅成交量已经急剧下滑。根据里昂证券亚太区市场计算,5月前两周比较4月的最后两周,中国13个大城市平均住宅成交量下滑41%。
请投资者注意路透社最近报道中所引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的话。他指出了北京恢复人民币汇率弹性的一个重要动机。周称,中国央行必须在缓解国内通货膨胀与捍卫人民币固定汇率政策之间做出选择,因为这两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我支持他的观点。人民币走强,将有助于北京应付越来越麻烦的通货膨胀压力。
投资者不要指望中美会谈后会看到任何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正式声明。即使存在利益交换,人民币仍然不会应任何外部力量而变。即使就此盯住一篮子货币,人民币币值也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重估。在这个越来越多货币朝不保夕的世界上,保持稳定最强势。
人民币保持稳定最强势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