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TPS丰田生产方式不容易


  说到丰田的理念和价值观,必须要从精神源头丰田家族说起,丰田喜一郎的父亲丰田佐夫常说的一句话是:先干干看,别害怕失败。这其实透露出一个真理: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完美。丰田公司文件中这样写道:我们将错误视为学习的机会。在发生错误时,我们不责备个人,而是采取更正行动,并在企业中广泛传播从每个经验中学到的知识。丰田正是经历无数的错误和改进后,才逐渐接近完美的。

        丰田精益制造的核心原则是“一个流”—无间断生产流程,其目的是为了杜绝浪费。从新车型设计、原型打造,到最后组装加工、成品上市的整个过程都实行无缝式流程。这种“无缝”不仅体现在生产线上,还体现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中。
  
  当顾客下单时,流程终端马上做出反应,同时不多不少地指出顾客订单所需要的所有原材料。接着将这些原材料送往供货工厂,工人立即加工零部件,然后输送至另一个工厂,由工人立即组装,最后完成产品送抵客户手中。

        在“一个流”制造方法中,若有问题发生,整条生产线都会暂停。这种生产制度看似很糟糕,但当生产停止时,每个人都要被迫去解决问题,促使大家思考解决之道,员工也因而得到成长。所以在丰田企业文化中,倚重而非减少对员工依靠,着重支持和鼓励他们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并且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们。这是丰田精益制造方式成功的根本,如果理解不到这点,简单效仿丰田是无法成功的。
  
  丰田对于浪费的理解似乎更加宽泛一些。一种是资源性的浪费;另一种是那些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活动也被视为浪费。在近些年原材料涨价和能源紧张的情况下,丰田依然能够保持高速增长,与其奉行的“杜绝浪费”理念有直接关系。除此之外,丰田在与供应商协作、产品设计开发和满足客户需求上,都与其他公司的做法截然不同。

  如果你的公司里也设立了“看板制度”,同时也安装了“安灯”,这些装置让你的工厂看起来很像丰田,你也开始憧憬精益制造,但没过多久,你的工厂又恢复到原来的模样。学习丰田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始终与真正的丰田模式存在差距。原因除了环境差别之外,主要还是未能把握丰田精益制造的本质。中国企业在学习丰田的过程中,由于中国的个体主义和日本的集体原则很难匹配,以至于完全接受丰田的管理方法并不容易。初期实践丰田模式时,很多员工在情绪上就有抵触,觉得这是瞎折腾,找麻烦。事实也是这样,改变一种习惯要比创造一种习惯更为艰难。

        丰田模式更贴切地说是一种文化,而不只是工具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