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时评:三会一戏闹五一


    在上海新民网旗下的新民e会网站,有一个民意调查平台,这类似于无计名投票的表达方式,更真实地反映着民意。我们来看一项有关上海世博会的民意调查:
    你对世博会开幕式哪一点印象最深刻?有四个选项,1、烟花表演;2、国展局主席秀中文;3、日本艺术家唱歌;4、成龙与宋祖英献歌。
    至今参与投票的121位投票者的分布是:1、6人,占5%;2、94人,占78%;3、20人,占17%;4、1人,占1%。
    耐人寻味:开幕式上本身并不在主办方设计之列的国展局主席秀中文,被绝大多数观众认为是印象最深刻的节目;而主办方大张旗鼓、精心设计、重金打造却高碳多烟的烟花表演,只有百分之六的观众印象深刻;至于宋辣妹的歌,除了主办方和宋辣妹自己自我感觉良好之外,成了典型的自说自话和无人喝彩。这个结果和我前面撰文谈对开幕式的印象,以及我的所有熟人们对开幕式的整体印象惊人的一致。
    再从网上走入园中。5月1号,世博会正式开幕的第一天,出票35万张,实际到场人数只有20万,是预计的57%。当记者就此请主办方解释的时候,被告知:因为指定日票也可以用在平日,可能是因为购票者当天要去办别的事,暂时没来吧。我觉得这样的解释太牵强附会了。指定日票每张200元,平日票只有160元,为什么会有将近一半人得了高价日的票却又自愿放弃那高价日的服务呢?这不符合人的正常消费心理吧?我能想到的答案是:指定日的票虽然比平时贵,但约有一半的持票者并不是自己买的票,所以才会是“狼不咬谁家的孩子谁不心疼”。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白得票呢?上海世博会要给每户上海家庭发一张票,不过,还没有发下来。那么,白票会是怎么得的呢?有四种可能:一是主办方自己派发的礼品票,比如,韩市长访问台湾时,赠送的礼品票;二是单位作为政治任务购入,再发给员工的福利票;三是商业单位为了促销商品和服务,作为诱饵的促销票;四是各色人等打通关系的关系票。
    尽管五一节当天只来了出票数的约一半人,园子里已经是人山人海的了;看着那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在摄氏30度的烈日下的漫长等待,我不会有耐心去凑这份热闹的。一来我不想把娱乐活动搞得太累,二来,我对人造景观也远没有对自然景观那么有兴趣。
    这个五一长假里,除了世博会的喧闹之外,还有两会也来凑热闹了。五一节当晚,宋辣妹携成大侠、周天王、郎王子和盲歌星粉墨登场了。尽管之前大造声势又故作神秘,我还是对这样的表演提不起兴趣。原因之一,是我不知道宋辣妹这样平凡之极的嗓子,是怎么唱红的?之前,热衷于唱月亮却更擅长做风月的炮弹型女歌手涮了观众们一把,观众们难免会有一旦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感。加上宋辣妹的歌比起小炮弹来更像标语口号、更矫揉造作,让我很难在终于熬了10几年上完了政治课之后,再自投罗网地花钱受罪去接受那空洞乏味的政治洗礼。所以,她喜欢凑上海的热闹,我可不想去凑她的热闹。让我想不明白的是:四位大艺术家性格迥异,为什么会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与狼共舞呢?
    真正让我想深入其中的五一之会,是上海一年两度定点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假日房展会之五一版。上海每年有很多次房展会,我独对假日房展这个品牌最认同,之前我已参与了很多次了。这次,我一圈转下来,搭上了上海周边小县里一个城乡结合部楼盘的看房车。到那儿一看,我为开发商的精明不高明乐了!他的房子只盖到不到三分之一的程度,就急吼吼地开始内部预售了:让你先交一半房款;到今年底房子封了顶,他取得了房屋预售许可证,再为你办另一半的贷款;而他的房子,要在三年后才交给你。也就是说,你在立马付了半数房款,年底再背上沉重的房贷之后,还要等两年才能拿到房子;这期间,房子你先看着,购房款的高额利息你先担着;到时候能不能按期按约交房,现在还悬着。房产商静静地张开了大网,等着那傻傻的鱼自投罗网。我不会对这类空中楼阁太认真的,不过我想,有人会认真的。
    三会之外,还有一戏在这五一长假里也挺热闹的,这就是百看不厌的《三国》戏。《三国》是戏也是学,而且一点不逊色于红学;它其中包含的国家理念、执政思想、人才观念和人性认识所构成的人文意义上的博大精深,一点不亚于《红楼梦》。也因此,三国戏让我看不够也想不尽。才看了两天四集戏,还不能对这部戏的整体做出任何的判断,不过有一点我不认同某些网友的标准,那就是我不认为《三国》戏一定要在情节上完全忠实于原著才是上品,我更看重新编导新演绎下的新视角。
    当然,虽然还只是开始,有些地方我明显地遗憾还是有的,其中之一就是貂蝉带给我的惊讶。这是一个让人很容易想到貂和蝉的女演员,很难和我心目中的貂蝉联系在一起。这也难怪,要不怎么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呢?我知道高希希心目中的美女是什么样子了!
    我们的生活总是那么地丰富多彩: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幻,各色人等的粲然黯然,共同诠释着我们这个世界的气象万千,让我们总有看不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