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东:好好先生们,房价跌20%就算万事大吉?


 

 这几天,“跌”是房地产的关键词。关于房价的报道也大多集中在什么时候开始跌,跌幅多少,是谁当跌的带头大哥。

今天,大多数门户网站已经把恒大地产15%的降幅活动,看作是新一轮楼市调控下,第一个打出降价大旗的大型房企。有些专家学者和专业机构甚至认为,只要今年房价跌了20%,中国房地产的价格水平就比较合理了,老百姓也就能够从价格和心理预期上接受。

 我认为,设定房价跌20%即合理的观点很幼稚、很荒唐、很滑稽,这对现时房地产政策的高压状态将产生很大的麻痹作用,是一剂对购房者很不负责任的精神鸦片。也就是说,这一在网络、电视、报纸上铺天盖地的逻辑设定,将对开发商产生这样一种暗示,只要跌了20%,政策就会收手,房地产就交了一张合格的答卷,然后楼市一切如常,该干嘛就干嘛。

 房价下降20%就能让老百姓满意吗?这是一条合理的均线?我想问问那些提出20%即合理的好好先生们:以北京为例,房价下跌20%,也就是去年6、7月份的水平,可以说,那时的房价水平已经让绝大多数人承受不起,正是从那个“6月猛如虎”的月份开始,北京乃至全国房价展开了疯狂的竞赛。如果以这个价格为房价的下跌坐标,那么中央的楼市政策基本上是失败的,也是没什么效果的,更远远难以平息民怨。

 同样具有危害的是,提出房价跌20%即合理的,很多是所谓的知名专家和行业大腕,这种不负责任的预期研判,不仅人为设置和圈定了房价的又一个荒唐的合理性,还为下一步房价的报复性反弹埋下了伏笔。

 其实,中国楼市的跌幅岂能是20%就能合乎民意的。如果以这几年累进的高房价算起,房价就是跌掉一半也无法达到民众的接受程度和心理预期。因此,从调控刚刚开始的现阶段看,主要是怎样将过去那些投机吃进的房源挤压出来,进行“第二次供应分配”,这样,新盘才能跌到较为合理和可接受的范围水平。毕竟,增加供应量的最好办法,就是先让投机客将过往的暴利吐出。显然,这远非20%的毛毛雨利润就能一走了之的。

要知道,房子毕竟不是萝卜白菜,不是茶米油盐,如果以百分比来判断这次调控的效果和成绩,那简直就是一场数字游戏。实际上,房价博弈是一场持久的人民战争,需要长期拉锯,若将大部分泡沫挤出,关键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需要吐出各个时段、各个环节积累的暴利。

否则,20%好好先生的言论无非是在掩护开发商金蝉脱壳。

网易地产频道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