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是经济社会的必然产物。
记得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明朝的小万历在登基开始的那10年之间一直是内阁首辅张居正“一手遮天”地主持政务,小万历大事小情都要向这位“张老师”请教。小万历想手头宽裕一些,跟张居正要点零花钱,张居正说国家困难,不给,小万历感觉内心颇为不平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难道我多要一点钱花过份吗?张居正说,国家的钱都是有数的,不能乱花,小万历就说“那多造一些钱出来不就行了吗”,张居正表示,钱多了就会破坏物价的稳定,就会天下大乱,并耐心地跟小万历讲钱与物之间的关系,所讲的大概就是宏观经济学之中通货膨胀那一个章节的核心知识。
小万历当时是否听懂了我们不得而知,知道的是他乖乖地没有坚持多要钱,还有就是张居正病故之后,立刻抄了“张老师”的家,虽然最终也没有找到张居正贪污受贿之类的经济犯罪把柄,但依然对曾经敬畏的张老师刨坟掘墓,鞭尸,并让这一桩冤案直到明末的崇祯年间才得以平反。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腾飞,社会在发展,从现在的角度看张居正,确实是迂腐,因为虽然会造成一定的通货膨胀,却会哄得小万历开心,并让自己推行的“万历新政”能时间更长一些,至少小万历不会在他去世之后有那么强烈的反差,而断送了万历新政。我们难以想象假如万历新政持续下去,会为中国的社会及经济带来什么样的改观。至少领先世界的时间会更长一些,或许就可以改变以后的历史。所以,虽然张居正是坚持了科学原则,效果却是不敢恭维的。
首先,国家与政府无权抱怨通货膨胀。
美国前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说“通货膨胀就是国家把百姓的财富秘密充公”。虽然不是每个国家的央行都有权利像美联储一样,想怎么印钞票就怎么印钞票的,但每个国家都在定期多印钞票,以形成比较充沛的流动性,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所以每个国家都在不停地产生通货膨胀。而且由于难以逃避的国际化进程,输入型的通胀也让政府通过国际贸易、持有国债等方式帮助其他国家,特别是帮助美国承担其输出的通货膨胀。
根据《美元大崩溃》的作者Peter D. Schiff & John Downes 的说法,政府制造通胀的5个原因:
1、国债便于管理,以后可以用更便宜的货币偿还国债;
2、在全民负债的国家,政府会选择有利于债务人的货币政策,以期赢得选举;
3、有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避免不利于政治选举的选项,如提高税收等。
4、容易与经济增长混淆,经济增长又容易与经济健康发展相混淆。
5、导致名义资产价格上涨,从而给选民制造一种处在财富的假象,哪怕他们手中的资产的实际购买力已经下降。
同时,政府掩盖通货膨胀,有5个原因:
1、减少所支付的利息。
2、减少相关开支;
3、政府可以增加税收;
4、负债累累的经济继续它虚假的扩张
5、通货膨胀保值国债(TIPS)的发行要求政府基于CPI的电话调整利率和本金偿还现值,无异于监守自盗。
其次是在国家中生存的机构。
不管是基于农业的第一产业,基于制造业的第二产业还是基于服务业的第三产业,都在制造着或者期盼着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因为那会让自己的生意好一些。
第三是在这个国家里生活的贫困线以上的人。
虽然通货膨胀是民众所声讨,怨声载道的现象,但在本人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权利抱怨通货膨胀的。甚至可以说,通货膨胀是由每个人造成的,不管你为通货膨胀做出了多少贡献。
(一)改变存款的习惯,并倾向于信贷消费的人。
这样的人,为了追求消费的刺激,以治疗郁闷并释放欢乐,用疯狂购物来填补自己空虚的心灵,不管是做啃老族还是做月光族,都难以为不测留下任何一点积蓄。只知有当下,不知道有未来。
(二)以贷款方式购买不动产与耐用品的人:
这样的人过于着眼未来,原本没有现实的经济实力,却要贷款买来需要更多的投资才能入住的房子,或者是需要不断地维修与汽油才能正常使用的汽车。
(三)倾向于以美食娱乐以及旅游缓解工作压力的人:
美食肯定比家里自己做饭费用高,娱乐客厅比在家读书费用高,旅游总是比在家睡觉费用高,所以当你习惯于在奔波中花钱,在喧嚣中吃饭,在歌舞升平中度日的话,就没有权利抱怨通货膨胀。
(四)以制造业为主的从业人员:
他们本来就是要把自己的产品卖出更高的价钱去的。
(五)以金融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
没有了通货膨胀与溢价购买,他们吃什么喝什么啊?
(六)以公关营销、广告与市场推广为核心的从业人员:
品牌服务商就是要让客户的产品脱颖而出,通过产品策略战胜竞争对手,通过资本运营而或者把对手收入囊中,或者把他们消灭于无形,用不同的手段谋求更高的,让自己更安全的市场占有率,然后在得到足够的市场占有率之后,唯一相同的举措就是~~提价!
(七)为政府及资本说话的“御用文人”们:
没有办法,为了生计不能不委曲求全,为了屁股不能不出卖脑袋,即使内心的良知的呐喊与呼唤声音再强烈,都要先保住乌纱帽与饭碗再说。
(八)不安心工作而踏上创业道路的人:
创业被当代社会看成是成熟独立自由,并有梦想与进取心,并拥有实现梦想的勇气的人。
创业是最奢侈的消费,不仅没有稳定的收入,还要将来自老爸老妈的,来自亲戚朋友的,来自兄弟姐妹的,当然也包括来自自身的,做得好的更包括那些来自专业投资机构的,来自四面八方的钱,烧出一条血路,养一些人,虽然流水的兵总是会证实那个营盘不适合自己,而造成人员浪费;证明某个写字楼让自己业务停滞,而不能不转战。
他们依然过着不仅自己没有稳定收入,还要争取得到收入后先去购置更好的办公用品,更奢华的办公室,招聘更多的人马,贡献更多的GDP,当然出于形象考虑,体面的座驾与住宅也是颇为有必要的。
这些都需要额外地花很多冤枉钱,难道不是在推高物价吗?
(九)政府、资金方与企业管理者
根据Peter D. Schiff & John Downes 的说法,政府掩盖通货膨胀的方法包括:
虚构的通货膨胀(制造恐慌)、
成本推动、需求拉动和工资-价格螺旋(把通货膨胀的罪责算在通货膨胀本身上)、
通货膨胀预期(预期通货膨胀之后,会抢购并形成真正的通货膨胀)、
政府停止发布货币供给数据(比如必要的时候取消M3的数据发布,难以找到理由解释,索性就不解释了)
滥用核心通货膨胀(把与百姓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食品与能源价格因素排除出去,形成核心通货膨胀指标)
PCE(Chain-Type Price Index of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CTPIPCE)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当价格高到难以承受的时候,就选择成本比较低的替代方式)
政府的收益最大程度上来自税收,而越是高税率的国家,通货膨胀就会越难以控制。虽然比如消费税之类的税收会起到平抑CPI的作用,但还是有更多的税收是会直接或者间接拉动CPI的。
为了维持企业的存活,政府就会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这就直接带来通货膨胀。在面对通货膨胀的时候,人人都在恐慌之中有更高的通胀预期,预期本身也会让通货膨胀变成现实,因而就会产生社会的动荡。为了缓解这些动荡与不和谐的因素,政府会倾向于通过加薪的方式来安慰那些内心极度失衡的人。加薪固然会安抚人心,但同时也会让消费者对消费保持持续信心,同时提高税务起征点。这些虽然貌似税收减免,但实际上是对经济的刺激。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追求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政府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以信用卡、分期付款等方式进行金融创新、成立消费信贷公司。
通货膨胀不仅是资本的需求,也是政治的需求,更是传媒与专家的需求,而且是每个企业与个人的需求,所以才会难以控制,社会不发生通货膨胀才怪呢。差异仅仅是幅度的大小以及如何转嫁给别人的问题。
通胀意味着扩张,就像一个被吹进空气的气球一样不断变大。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萨伊市场法则(Jean-Baptiste Say)被普遍归纳为“供给创造需求”,认为“生产者的供给创造了其本身对其他生产者的供给需求”。
每个人都是构成通货膨胀的因素,不能指责通货膨胀,更不能由此与所有直接与间接制造通货膨胀的人与机构为敌,那些人你一个都得罪不起。你所倡导的理性消费、着眼与未来的理财方式会让他们认为你古板,保守、过时、不能与时俱进。所以你的立场一定要坚定,追求理性消费、避免信贷消费的目的不是要让人都成为清教徒与苦行僧,而是能够把握生活的自主权。不为未来的任何变故而让自己的生活品质恶化。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虽然通货膨胀会让我们的购买力下降,但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但有个问题,假如没有了通货膨胀,生活怕也失去了情趣,单调成为黑白色。
所以,还是不要抱怨,去为国家贡献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一份GDP,不要抱怨通货膨胀,散布不和谐的言论的好吧。
但反观当初张居正与小万历之间的怨气实在不是一件事所引发的,但为了是否多制作一些钱币给皇帝而导致皇权与相权之间出现分歧,甚至最终演变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张居正确实是因小失大了。
贾春宝
2010年6月11日星期五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