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350的是是非非!


    从产品线来看荣威全系车型均属于三厢家用车型范畴,从整个产品线来看相对比较单一、死心眼。在现如近众多厂家纷纷在相同平台上衍生出N多不同产品时,荣威这种做法则相对比较保守。但正是这种看似保守、死心眼的做法却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据权威部门分析,去年最热销的SUV车型本田CR-V以及MPV车型瑞风销量都排不进A级车(紧凑)销量前十名,可想而知此级别车型市场的需求量之大,而A级车排名前几位的仍然是三厢车型,所以此时荣威350顺应民意、孕育而生。

    对市场的拿捏我想上汽集团不亚于任何一个厂家,从上海大众,到通用,再到上汽的自主品牌荣威,未来将话大量资金研发商用车,等等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产业链却透露出上汽集团“野心”。

 

    言归正传,荣威350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一款车型,光环和荣耀给予荣威350滋生的养分,一上市便吸引无数消费者的眼光和口袋中的钱。然而作为一款非纯正的自主品牌车型(其中与罗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荣威的品质以及造车工艺完全值得自主品牌学习,所以荣威350的起步价才可以敢定出8.97万元,而当时的荣威550价格甚至超过了部分合资车型,所以有资本、有实力才可以这样的做。

 

    作为荣威旗下又一款紧凑型车,350与550形成价格以及空间上的互补,在价格上荣威350的区间为8.97-12.47万元,而荣威550的价格区间为12.68-18.98万元,再加上经销商的部分优惠,笔者认为350和550价格形成互补,衔接得天衣无缝。这也就意味着荣威350将全力竞争A级车低端,550则走高端,与旗下的MG7和荣威750市场格调一样。

    虽然能看到荣威350的众多好处,但人无完人,同样车也是一样。8.97的起步价对于一款只有1.5排量的发动机车型来说,而且它还是一款紧凑型车,让人不免想到“小马拉大车”典故,此时的自主品牌就会成为一个绊脚石,一款自主品牌排量只有1.5L的车型,竟然要这么贵的起步价,看看奇瑞A3、比亚迪F3等等,那一款不是性价比车型,这时350可能就只剩下“壳体”了!

    “大”空间和全时在线也是这款车宣传的亮点所在,大空间自然不用多说,开起来以及后排的乘客舒服性完全符合中国人的用车习惯。而全时在线即inkaNet系统在笔者眼里这就是一个“噱头”,至于到底实用不实用只有买车的你才知道!但从经销商处了解到,目前订单以及销售的车型,1.5L手动车型占绝大部分,一方面和价格有关,另一方面多少也说明了消费者对inkaNet系统的质疑。

    笔者也曾经试驾过荣威350对其操控性能留下了深刻影响,但对于动力性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发动机排量只有1.5升。但对于inkaNet 3G智能网络行车系统并没有过多体验,一方面笔者对此并不感冒,认为车能满足一般家庭使用就足够了;另外,3G智能网络未来收费标准还是比较模糊,而且家用车的标准就是经济,而350却相反。

 

    无论怎么说荣威寄生在上汽旗下,强大品牌号召力以及独特的营销手段,完全可以把350推向比550更高的水平(市场销量),毕竟它的起步价只有8.97万,但是如果消费这真的对车型要求更高,比如性价比要高,而且还要实用,此时荣威350就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