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本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股权投资基金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前,发达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已占GDP总额的4%至5%。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股权投资基金虽然受到一定影响,但并未受到出现大幅波动,反而实现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股权投资受到更多的青睐。实践表明,作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第三大融资手段,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不仅有利于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也有利于规避证券市场风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与推动创新型企业成长,以及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近年来,股权投资基金市场得到了飞速发展。以创业投资基金为例,1999年至2009年10年间,中国创业投资基金年复合增长率达12.4%;2009年,中国境内创投市场新募集基金数共94支,是2002年新募集基金数量的2.76倍。目前我国包括创业投资在内的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机构共近5000家,其中经国家发改委审批和备案的产业基金或股权投资基金公司10余家,基金总规模已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外资股权投资基金相比,中国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基金来源与基金规模、风险管控能力与投资收益水平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要使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又好又快发展,除投资机构自身的努力外,还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提如下意见与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加快出台和实施《股权投资融资管理办法》,明确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地位,给予股权投资基金公平的法律待遇。同时,尽快建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管理制度、备案制度和合格投资人制度;建立股权投资基金强制性的托管制度,促使商业银行能够凭借其良好的信誉、先进的技术平台、专业的资产估值和资金清算,独立行使第三方监督股权投资基金合规运作的职责。
第二,扩大机构投资者范围。建议研究诸如商业银行、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等机构投资者介入股权投资基金的方式和渠道,增加合格境外投资者直接投资境内股权投资基金。
第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和完善创业投资基金税收优惠政策,对创业投资基金的管理机构及个人股东给予所得税减免,以引导民间股权资金更加积极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
第四,有效防范投资风险。探索建立科学的股权投资基金销售渠道,加强投资者选择和销售方式的金融监管,密切关注股权投资基金风险,禁止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参与股权投资基金,避免个别、局部投资风险蔓延恶化。
第五,商业银行要股权投资基金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的金融创新手段,为资本市场特别是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作积极努力。我坚信:只要大家携手并进,一定能迎接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