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看某房某浪自我阉割和互相阉割之怪现状

 

我小时候读金庸的时候,觉得最神奇的一句话就是,“欲练神功,挥刀自宫”,割了小鸡鸡,就能打遍我那所小学无敌手?把前天狠K了我一顿的那个高年级傻逼狠K一顿?我承认当时我有一点蠢蠢欲动的,一度握紧了我的小铅笔刀,但是后来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觉得还是要靠正常发育的途径狠K对方,不要走歪门邪道搞些伎俩取胜。长大后来看了一个恶搞的FALSH,“欲练神功,挥刀自宫,就算自宫,未必成功”,不觉一头冷汗,觉得在我们成长道路上还是有很多危险诱惑的。

罗永浩《我的奋斗》里说他的牛博网,别的没什么了不起,就是他不主动删帖——如果主管单位要他删,只要一个电话也好,哪怕一个短信,他二话不说肯定删。但他不会像有些网站,自己发现不对,自己就先删了。老罗说厦门PX的时候,市民们发现在厦门的论坛网站,一贴相关的信息就被删除,在四大门户也是一贴就删除(哪四大?新浪、搜狐、网易、腾讯?老罗没说),是不是厦门市的官员们神通广大能控制四大门户呢?绝对不是,是四大门派为了保全自己,就自动删除,免得政府不满意。传说中的媒体自我阉割,就是这种东西。老罗说阉割多了是会有快感的,没事就阉几个,早上一上班,一看,咦,有毒信息、有害信息、反党反人民、删掉。发在牛博网的同样帖子就没有被删,老罗说他们没有接到任何电话或短信要求他删除这些内容,那几家门户网站是在“自我阉割”,“很多时候那些大的网站就是在自己吓唬自己”。

这也没有办法,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100年前贴在茶馆里“莫谈国事”的字条,现在虽然不在贴在星巴克里了,但还是贴在很多人的脑袋里。我之前有几篇博客,稍涉及一些敏感词,就被“和谐”掉了,比如我发在新浪博客里一篇《猪头惊魂记——自在之旅上集》(点击左侧字体就能看到文章),就是因为怎么发也发不上去,但是将某些词换成拼音就可以了。还有一篇《一想就泄气!大失败的00后孩子的教育》,有读者评论,“我们金地未未来旁边就引入六师附小啦,建好你们总部都要搬过来啦!请问 宋先生,何时建好,何时搬过来?有时间表吗?有时间表吗?”,我的回复是“关于这件事情,我也胁肩谄笑过了,也绕室彷徨过了,也焦急等待过了,也大声疾呼过了,但我不是YZS书记,也不是HZ市长,真的没有权力去干涉公立小学的建设速度问题,您可以去PUDONG  XINFANGBAN投诉一下试试,为什么社区配套小学建设速度和周边居民的要求不匹配”。   

请注意,我原来的文字都是中文字不是拼音,但不用等到第二天早上,马上就被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阉割掉了,我就很纳闷,我这句话很正常,一点都不反动,为什么要删掉?有朋友说,你不能提领导名字,但是我说我以前有篇文章《薄熙来未必是中国房地产的杀手——论中国房地产行业潜规则中的元规则》,不也提领导名字了么?政治局委员的名字都能提,其他人的名字就不能提?难道因为我说了“浦东信访办”?这个单位是国家保密单位么?不能提么?

自我阉割也就算了,更厉害的是互相阉割。我们公司在新浪上有个金地华东兵团博客,一开始的创想是因为我们认为如果纯粹是做广告,新浪的效果是肯定不如搜房的(新浪别不高兴,我们有大量的客户来访表统计数据为证),但是如果通过公司博客的形式吸引注意力,让大家对我们这些人产生好感,从而对我们所开发的项目产生好感,岂不甚好?毕竟新浪的博客办的还是不错的——我一直是秉持这个初衷的,如果不是为了推广项目,我压根就不会花时间写博客的(为什么?请看炮打金地华东兵团博客司令部——勃不起来咋办?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看到什么样的房子才不会跌价?这篇文章,在搜房的点击率大大超过新浪时,我对新浪的美女们说出“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仍”的狠话,因为长此以往,我们就根本没必要在新浪再写下去了,但是奇怪的猫说,现在我们的金地华东兵团博客的宗旨有变,是“发出我们专业的声音”,新浪博客的全国知名度、专业度不可小觑。我不仅苦笑,我们有个屁专业声音,大多数人还不是人云亦云?

那推广项目的重担给谁扛呢?马上我们会上线一个“金地绝密手记”了,在搜房的博客上。我率先在搜房博客上也发了什么样的房子才不会跌价?的系列博文,并得到了眺望姐以公司群发邮件的最高形式进行了高度赞扬,感激涕零之余我拍胸脯说我会再接再厉的。于是,我又发了一篇金地未未来开发大事记的文章放到搜房博客上去,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怎么也发不上去——谁知网上文,字字皆辛苦,我们好不容易写的文字,为什么放不上去?

最后我终于知道原因了,因为我那篇博文里,出现了金地未未来“入选搜房网2008年第五届中国房地产网络人气榜 “获搜狐焦点网2009年上海网友最关注楼盘的字样,原来除了“浦东信访办、俞书记、市长”这类关键词,搜房的敏感词库里还有新浪、搜狐、焦点!文章里有这些敏感词,博文就发不上去!更别提我那篇金地未未来开发大事记,是转载麦兜的,她的博文在新浪博客里,搜房的博文里出现新浪博客的链接,不是为他人做嫁衣么?而且据说,新浪也是这样规定的!

我不相信,大家有必要这么割喉般的竞争么?不过联想到我经常一收到新浪乐居的短信,马上就会收到搜房的短信,或一收到搜房的短信,马上就会收到新浪乐居的短信,内容有时高度重复,让人觉得大家都互派了卧底,再联想到我在搜房上发那篇文章所费的劲儿,我觉得搜房这样的限制可能是真的,但是,新浪应该不会,毕竟,杨总在那里(博文到底有几成网友最近要买房?),我对她还是有信仰的,于是,我就写篇博客试一下,这篇文章里,不仅搜房搜房我说了很多次,甚至还有搜房博客的链接(点击以上颜色不一样的文字就能看到其他文章),我就不信,杨总会支持这么干!(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杨总才从搜房到新浪?)

我觉得,就像当年我克制住自己不用小铅笔刀切小鸡鸡一样,想狠K高年级同学,还是要靠发育而不是歪门邪道。媒体之间的竞争,大家还是要靠自我发展取胜,比拼内容,比拼对读者、对客户的服务,不要靠自我阉割或互相阉割取胜,因为前者会让内容匮乏,后者会使服务下降,毕竟“欲练神功,挥刀自宫,就算自宫,未必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