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降价纷纷消化库存其实很正常
开赛了十多天的本界世界杯,充满了悬念,充满了变数。世人一致看好的强队,如西班牙竟然被瑞士一比0拿下,而以一比二顶得住了巴西,被世人期待着再创奇迹的朝鲜队,在遭遇葡萄牙时竟然兵败如山,被屠杀至七比零。公认的强队意大利、法国的表现也非常让人失望。本来就充满悬念的绿茵场,更显得朴朔迷离,其实足球的魅力所在,就在于那份不确定性。于是“强者未必能胜,胜者方能称强”是本届足球解说词中的经典名句,而对于我们今年朴朔迷离的车市来说,似乎也不乏启发意义。
前些日子开着C5跑尼泊尔去了,从汽车江湖上“蒸发”了一个月,最近打开电脑一看,满眼都是这样的新闻:“比亚迪F0降1.1万”、“宝马3系降3万”、“550降1.6万”、“迈腾降1万工时8折”、“新宝来降8000元”、“新捷达降3000元”、“北京现代i30降7千元”、“景程降1.8万”、“奔腾B50优惠5千元”、“科帕奇降10万”、“北京科帕奇降10万”、“途胜沈阳优惠万元”、“杭州睿翼2.5L优惠2万元”、“锋范广州最高优惠4000”、“济南宝马X3赠iPhone”、“石家庄夏利最低2.72万”......
其实车市如足球一样充满变数,而其不确定性也正是其魅力所在:众人一致看好时它却下跌,众人一致看衰时它却又疯一回给你看。目前的车市是面临调整了,但是继续发展的趋势是不会变的,因为以汽车保有量为例,世界平均千人保有量是120辆,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千人500辆,中国目前每千人只有38辆汽车。虽然我们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来说,车市的发展速度肯定还要超出人们的想像。
但是中国车市的发展,又绝对不会一根直线地向上冲,其间必然是反反复复,甚至于是要来回地进行折腾。从中汽协公布最新统计显示,5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1.66万辆和143.84万辆,环比4月分别下降9.39%和7.50%。而中汽研究中心的数据则指出,5月份汽车企业库存和经销商库存总量较4月份增加11 .8万辆,前5个月库存总量达到112.47万辆。也就是说,目前的车市降价是由于一时的供大于求所致,但是经过了2004年和2008年先后出现的,两次车市库存过多所引发惨烈、血腥的价格战的车商们,还会任凭着把这样的悲剧续写下去吗?
其实今年丰田风波的影响,并不只限于丰田一家;从3月初开始,新皇冠和凯美瑞先后调整终端价格,而去年还要加价的RAV4和汉兰达现在也加入了促销的行列。等着看丰田笑话的其他企业现在估计也笑不出来了,因为随着丰田促销力度的加深,反而提升了丰田的市场占有率。其他车企感受到丰田促销带来的巨大价格压力,也被迫加入低价促销的行列,如东风日产天籁的优惠幅度已由4月的13000元提至16000元;途胜已由原来的15000元左右提至18000元左右;新宝来则由上个月的2000元提至5000元。
另外只要车市一跌,好像各种问题就要集中爆发,像车市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的交通压力,即由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给车主带来苦恼,也影响了人们购车的信心和热情。用车成本不断上升,像油价不断上升,停车、洗车费用愈来愈高,修车费用日益剧增使车主的养车成本不断飙升,部分有车族因此减少了用车,而一些想买车的人则变得迟疑起来,担心自己买得起车却用不起。其实这些因素在去年车市火爆之时就不存在吗?只是销售形势一出现问题,这些老调就要重谈,但是车市如果说要被这些因素所制约而一厥不振的话,那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事。
虽然今年可能没有预期的那样好,1800万辆的目标现在看来是有难度的。但是中国车市是为了数字而战,还是要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相适应?当前的库存压力导致了一系列的降价促销,这让人乍一看是车市又面临着调整了,车市从去年那样的火爆当中调整一下是必然和正常的,但是经过了几次大起大落的车市,车商们,特别是厂商们应该说都趋于理性了,一时的压库没有什么,但是疯狂地压库估计不会重演了。
从去年疯狂的加价和排队提车,到现在的百万辆压库,这很像是又完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但这一次会调整得比较好、比较快,因为从厂商到经销商,大家都经历过了,也都会理性地来处理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是中国车市持续发展的趋势是不会变的。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编译使用,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