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里有一段故事很有意思,在晋国和楚国“宓之战”中,晋国大败,楚国人活捉了晋国下军元帅的儿子荀罂,不过,荀罂的父亲荀首当时为了救回儿子,率领孤军反击,在激战中也活捉了楚庄王的儿子公子谷臣。九年之后,楚庄王已经去逝,他的儿子楚共王即位已经有一段时间,这时,晋国派来特使要求交换战俘,希望用公子谷臣换回荀首的儿子荀罂。楚共王这边派间谍打听到公子谷臣这九年一直呆在荀首家里,九年之间,谷臣和荀首竟然培养了深厚的感情,两人甚至难分难舍,如果不是要交换回自己的儿子,恐怕荀首都舍不得放公子谷臣回楚国。于是楚共王就设了国宴,准备亲自为荀罂送行。
“让您在楚国囚禁了九年,您会怨恨我吗?”席间,楚共王弱弱地问。共王的性格很有意思,他喜欢象小报记者一样问一些很无聊的问题。
“两国打仗,我因为无能而成了俘虏。大王没有杀我,让我回去接受处罚,这是对我的恩惠,我为什么要怨恨呢?”荀罂回答。说实在的,这几年在楚国虽然过得不太开心,但事实上也没有受什么罪,顶多也就是个软禁,有吃有喝的。
“那你会感激我吗?”楚共王又问,他似乎极为关心对方的感受。
“两国交兵,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现在两国之间达成谅解,交换战俘。两国友好,跟我个人没有关系,我为什么要感谢大王呢?”荀罂觉得楚共王的问题有些可笑,也没什么好气地回答。
“嗯,那你回去之后,要怎么报答我呢?”楚共王就像是一个拙劣的小报记者,遇上一个很牛的明星,拼命提这种无厘头的问题,很可能是担心这明星一走以后就没机会提问了。
“我既不怨恨你,也不感激你。我们之间根本没有私人恩怨,也没有什么情仇,凭什么要报答你?”荀罂的回答很噎人,一点都不给面子。
“不,就算是这样,你也要把你真实的想法告诉我。”小报记者楚共王锲而不舍,一定要得到一个雷人的答复,好回去发个报纸头条。
荀罂一看,自己够愣的,遇上一个更愣的。看这架势,今天不回答这问题,别说国宴吃不上,能不能回家都说不定了。没办法,想了半天,只好不卑不亢地回答。
“托大王的洪福,让我活着回家。就算回去之后因为被俘的罪过而被国君杀掉,我也算死得其所了。如果国君不杀我,我父亲在家里祖庙前因为我不肖无能而把我杀掉,我也算是罪有应得了。如果谁也不杀我,还让我继承家族世袭的爵位,并且让我率领军队守卫边疆。那时候如果遇上大王,我也会竭尽全力作战,即使战死沙场也不会后悔。这,就是我对大王的报答了。”
荀罂的这段话意思很明显,简单说就是——放我回去,我还会接着跟您斗!
硬气,太硬气了,纯爷们!不愧是中原大国的代表。
楚共王终一地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而且非常满意,得出一个结论:“晋未可与争也。”重为之礼而归之。
楚共王非常感慨,晋国的战俘都这样有骨气,这样的国家不是我们能够与之抗衡的。于是,举行了很隆重的仪式为荀罂送行。
这个荀罂确实是号人物,普通人被囚禁九年不疯也会意志消磨,早已失去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然而这个荀罂却被九年的监禁生活磨砺出峥峥铁骨。回到晋国之后,没几年父亲去逝果然继承了卿的位置,并且慢慢在获得军权。由于他在楚国呆过九年,对楚国一些人文、地理、军事等情况都有所了解,成为后来晋国中兴时期一代良臣。春秋时期的人们思想也确实很单纯,楚共王明知放走的人很可能成为自己未来潜在对手,但还是很尊重这样的对手而把他放了回去。
感悟:这一段故事与我们的股市又有什么关系呢?一轮大熊市就是我们最好的对手,在大熊市里要学会多看少动、忍辱负重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我们既不能蛮干,也不能被熊市吓垮和打趴下,十年磨一剑,要象荀罂那样有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硬气,这样牛市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成为胜利者。现在的股市变化莫测,有很多新知识、新现象、新公司我们搞不懂,不要害怕,只要我们潜下心来认真研究,等到时来运转,胜利仍然是属于我们的。
小故事大道理:九年之囚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