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谈特区
最近看到南方日报报道纪念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年的标志。感慨特区三十年的不易,感慨特区三十年的丰功伟绩。
退回去差不多十年 ,有一个孙子写了篇文章说“深圳特区你被谁抛弃?”。曾经掀起轩然大波,对那些嫉妒深圳特区的人来讲,找到了发泄的窗口,一大堆狗屎唾沫从窗口喷出,似乎要淹没深圳这位为中国现代化作出突出贡献的功勋城市,而历史雄辩的证明邓小平的笔刀仍然锋利:“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设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与此同时南方日报的同一天的另外一版面一位教育的领导也再次提出建立广东教育特区的想法。看来让人觉得可笑和幼稚,最起码是鹦鹉学舌,毫无新意和历史价值。
这些年来,深圳从建设国际大都市到有特点的浪漫海滨城市、到今天的先锋城市,可以说终于给纪念特区成立三十周年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这也是深圳特区拥有的主题,因为她就是为创新而生,就是为中国发展提供先锋性理论实践而生,她永远是中国的发展探路者。
而过去的十几年,虽然诟病深圳特区的孙子已经长大,不再为挑别人的毛病而造作,但是一些崇拜深圳特区的成功而喧嚣的人多起来了。什么教育特区、农村改革特区、沿江沿边特区、教育特区、门类总总的各种特区都充斥我们的耳目,其结果是政治得分,虎头蛇尾。
特区的历史已经完成,经济开发区的历史也已经完成。像广州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已经规划成新区萝岗区的一部分而已。他的历史是光彩的,她的历史是精彩的。在纪念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年之际,不要再谈特区了,特区的提法已经俨然成为一种时髦的提法而遮人耳目,毫无斗志。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些国际上知名企业的长盛不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持续领先的革命性基因,他来自于创新是一种常态,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永勇立潮头的奋斗精神。
特区的精神是永不言败,敢闯敢拼的创业精神。到今天三十而立的特区应该是一个提倡持续、自然、常态、健康的创新不止的人性特征。
【版权所有,任何摘编、抄袭均属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