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170年后,中国是否会继续挨打(6月29日)


 

170年前,鸦片战争爆发;现在的人,或者可以说在这170年间,一直有人在研究鸦片战争,研究那段历史以及其前因后果,比如有人写《那一次,我们挨打了》又写《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

当时的天朝对外界的无知,甚至不知道欧洲的英国与法国的情况与实力,什么都不知道就敢跟人家叫板,所以套用《孙子兵法》的名句“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败”,所以大清王朝的军队溃不成军。

还是美国人说的实在,英国人是把鸦片当成重要的财政收入,是贸易,是生意,中国人由于吸食鸦片而导致民间道德沦丧与家破人亡,部队没有战斗力,官员无心为皇帝分忧,这毕竟是中国人的事,但毕竟鸦片意味着英国的财政,断了财路人家自然是要跟你玩命的,所以就派军舰来找你的茬,但不管是从知己知彼的基本功上,还是从国力与战斗力方面讲,晚清政府都难以跟英法联军抗衡。

既然无法抵抗强盗,自然强盗就要到你的家里来乱砸乱抢。所以晚清真的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事实证明,英法以及以后的八国联军所看重的都不是政权与殖民,而是市场与利益。在资本主义者看来,其他都是虚的,赚钱才是硬道理。所以那些作为列强的发达国家在中国强迫开放通商口岸,诸如东印度公司之类的企业,则可以堂而皇之地在中国做生意,教会得以在中国境内设教堂与教会学校,逼迫官方展开洋务运动、引诱民间百姓信奉“洋教”,甚至对有才华的人,不管是在民间士绅的子女还是国之栋梁,都不再允许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出国留学(美其名曰“镀金”)等等。

所有这些举措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摧毁你的天朝梦,摧毁你的民族自信心,让你把原本作为精粹的东西当成垃圾丢到垃圾桶里去,用他们那一套世界观、方法论、人生标准与宗教信仰来取代。

实际上他们的目标也实现了。那些“喝过洋墨水的”大体都反叛,以至于用“德先生”和“赛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扫荡并替换一空。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没落腐朽的帝国统治就是应该受到维护的,更没有否认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很多都是糟粕,但这种一股脑把孩子连同脏水泼了(应该是把祖先连同帝国糟粕打到),把国际上的一切都像对神一般的顶礼膜拜,把中国传统的、民族的东西当成垃圾一样地捣烂,失去了民族自信心,这才是真正值得悲哀的地方。

 

我们一直认为,圆明园被烧毁,割地赔款,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那些是耻辱。但痛定思痛,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

那仅仅是开始,毕竟在那个时候,四万万同胞依然同仇敌忾,保留着民族的信心,知道何为卖国何为爱国,何为荣何为辱。广州的三元里,北京的冯婉珍,都曾经成为让侵略者闻风丧胆的英雄。

但是,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精英都逐渐地说起了洋话,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用白话代替了以往的语言,甚至那种中英混杂的“洋泾浜”着实让人一头雾水,古汉语更是被抛诸脑后。辛亥革命之后,不仅废除了科举制度,更停止了对祖先的跪拜之礼,而代之以鞠躬。

中国的历史文明越来越成为蜗牛身上的壳,是丑陋而且见不得人的东西,是需要无情的抛弃的东西。

 

170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那个时候的中国,该打!

因为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甚至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从内心接受了国际主义教育,并且根深蒂固,移民的移民,换国籍的换国籍,暂时没有条件的,在内心羡慕那些先行一步的“精英们”,同时朝那个方向蜂拥而去,不管是否有遗弃祖先的嫌疑,更不管以后的子孙问起来将如何应答。

那些忙不迭地把老婆孩子送到他国做人质,自己的国内裸官巧取豪夺的公务员;那些把资源贱卖给他国的投资人,还要享受招商引资模范的政府官员;那些用游戏等精神鸦片毒害国人,却在享受数字英雄称号的创业者;那些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逼迫他们学习外语,甚至去海外读书的家长们。

——难道他们的民族自信力还在吗?

 

1934年,鲁迅先生写了一篇《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尚且说中国人失去的是他信力,而非自信力,“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说“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见文后附件)

——平心而论,与当时相比,现在中国人的自信力是更充沛了?还是沦丧的程度更高了?与鸦片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相比,是更强烈了?还是更脆弱了?

 

真正的沦丧不是落后状态下的挨打,而是民族自信力的沦丧,是放弃自己的东西。

全然拥抱国际化,在人家来打我们的时候,偏偏笃信那是出于善意的,是用先进文明来解救落后文明,是无私地伸下一根救命稻草,解救在泥潭沼泽中不断往下沉的垂死之人。在他们看来,侵略者,不管是用枪炮还是用文化信仰侵略,那是恩人而不是强盗,而那些抵抗者是恩将仇报,所以应该敞开大门迎接,那样的人在战争时代会用汉奸方式投敌,在和平时代会用权利与政策卖国。

——偏偏那些高举国际主义大旗的人还要耻笑民族主义者们自大如井底之蛙,狭隘而不能以大局为重,不晓得放下武器早日归顺投降。

——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170年前,中国由于封闭而挨打,170年后,中国是否会由于开放而挨打?

170年前,中国由于漠视世界而挨打,170年后,中国是否会由于放弃民族之魂而挨打。

——但愿这仅仅是杞人忧天!

 

贾春宝

2010年6月28日星期一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 

 

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选自《且介亭杂文》  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信,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在表面的自欺欺人脂粉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1020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公汗。文中加粗的语句,是最初发表在《太白》月刊上时被国民党书报检察机关删去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