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昌耀■
洪烛
在青海遇见不知道名字的藏女
我一律叫作卓玛
遇见没见过的植物
我猜测它就是青稞?
遇见不认识的诗人
我在心里以昌耀相称
昌耀不只代表自己
还代表青海的全部诗人
所以,昌耀还活着
跟我握手、碰杯
醉后勾肩搭背,在西宁的大街
深一脚浅一脚走着
一高兴就站住,给夜行人念他正在写的诗
问我:是生前写的好,还是死后写的好?
我只听出他的诗里面
再没有锥心的痛苦了
青海的诗人,再也写不出那种痛苦的诗
虽然你们脸上,浮现着昌耀苦涩的笑
第五届中国·常德诗人节洪烛发言:昌耀的诗歌精神发源于何处,昌耀的诗歌精神是对自然、对人类、对命运的反思精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孤独。挖掘他诗歌精神的源头,实际上他是继承了屈原的精神。湖湘文化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如屈原般的入世态度,一个是如陶渊明般的出世态度。如今的湖湘文化更需要入世的精神,更需要有思想性、有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的诗歌精神。昌耀就是这样一个思想者,他思考的不是个人的小思想和喜怒哀乐,而是人类的命运。洪烛和唐力在诗会上更是说出昌耀对于新诗界的巨大的意义,他们认为昌耀是中国百年新诗中新诗精神的代表人物。洪烛说,昌耀继承了屈原深爱自然与人类的精神,现代的诗歌文化就是需要这样的诗歌思想性。
常德晚报:常德市诗歌协会打造了一个桃花源诗群,听说您非常赞赏,是吗?
洪烛:是这样的!现在的文学创作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光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是很难的,组建桃花源诗群,有助于向外界整体推介常德诗人。在中国当代新诗界,我个人认为,除了海子就是昌耀,昌耀和桃花源、陶渊明一样,是常德不朽的名片,诗歌作者可以在这些大名片下打造自己的名片,那就是桃花源诗群。如果说前面的名片都是历史,那诗群却是鲜活的,是全国诗歌现场中的一个。屈原是经典,陶渊明是经典,昌耀是经典,现在,诗歌创作的接力棒传到了桃花源诗群这一代人手上。这一代人,在继承的基础上要创造自身的价值,绝不能吃先人的利息。常德诗歌作者的整体实力是不错的,但还要在诗歌审美方面有一些提高,要在诗作中融入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前的写作中,可能很少有人考虑到桃花源这一文化背景,但是,既然要打造桃花源诗群,就需要一个整体形象向外展示,这时候以桃花源文化背景为切入点是非常好的。对每一个作者来说,也要争取做有文化背景的诗人,做忧国忧民的诗人,屈原就体现了一个真正的诗人的形象。
【晴朗的风声的BLOG】常德诗人节那天,和张惠芬、邓朝辉、陈小玲、掩帘听雨陪同诗人黄礼孩,熊国华,胡笛清,冯明德、彭敏等,去拜祭昌耀墓,6月27日是昌耀出生日,特写此文怀念昌耀。
他在故乡的怀抱里安睡
作者:谈雅丽
其实,选择去西部不见得是昌耀对西部怀有多么深刻的感情,更多的是因为他作为诗人渴望浪漫激情的冲动。多年后,他用一首诗《南曲》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称自己为“一株化归于北土的金桔”。当他辗转于西部,自己也说“待我成长为一个懂事少年就已永远地离开了故园,并为一系列时代风雨裹挟,———‘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不得泊岸。” 昌耀被中国作协评选为当代新诗实力派诗人第一人。可惜故乡对他却知之甚少,或者说根本就不知道远方的游子中有这么一个诗人。常德诗人周碧华是昌耀的好友,他在纪念昌耀的文字中说起1993年昌耀曾连续多封书信,委托他在常德找一家接收单位,但没有单位愿意接受一个诗人,昌耀也曾希望常德的朋友能替他找一位故乡的妻子,终于未成。
洪烛老师说,昌耀继承了屈原深爱自然与人类的精神,现代的诗歌文化就是需要这样的诗歌思想性。
张惠芬 补记:再祭昌耀在天之灵!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2473d0100j9ic.html) - 纪念昌耀_晴朗的风声_新浪博客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d15720100jrhn.html) - 补记:再祭昌耀在天之灵!_张惠芬_新浪博客
《红岩垱:十周年清明祭》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d15720100hunr.html
《春天的怀念:悼念昌耀逝世10周年》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d15720100hkuj.html
《三月的挽歌——悼昌耀(短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d15720100cawj.html
《在诗人墓前》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d157201009n70.html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