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分析认为,按照传统的标准衡量,中国内地股票看起来不再昂贵。以历史水平看,目前估值并不为高。周二,上证综合指数跌4.3%,收于2427.05点,创下2009年4月以来的最低收盘点位。该指数今年以来已累计跌了23%,比一年前低约8%,已经进入了理论上的熊市区间。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比一年前下滑约10%。
如此说来,中国股市目前的估值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买入点?
麦格理证券在本月早些时候一篇研究报告中称基于盈利预期,沪市目前交易水平低于长期平均水平24%,就盈利预期而言,也仅比2005年8月低点高出14%。2005年之时,因担心中国政府开始出售国有股,中国股市跌入八年来的低点。之后,中国股市又成为第一批从全球经济危机中恢复的市场之一。中国股市在2008年10月转而走高,早于欧美市场反弹近六个月。接着,中国市场在去年8月出现下滑,在其它市场开始下滑之前的数月转变了风向。
一些机构研究部门认为,市场对北京的紧缩手段担心过度了。如果房价下滑幅度过大,如果中国经济出现可能不能维持8%年增长率的苗头,北京会放宽政策,并有可能在年底前转为宽松立场。且看,6月初之前的四周内,房地产开发、工业材料及能源业表现均超过沪深300指数。这类行业受中国采取的旨在防止房市泡沫的紧缩政策影响最大。分析人士认为,该类行业走强可能是一个反映紧缩措施行将结束的预期的信号。
摩根大通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退出巨额扩张性政策,中国的经济增长会放缓,但中国会避开众多投资者担心的急剧放缓。花旗更乐观地建议投资者退出抗跌股,转向有望从增长中获益的股票。花旗认为,最近的股市调整对经济复苏的第二年来说通常是正常的,因为这个时期对复苏最初的热情有所减弱。从目前的水平看,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市场的市净率为1.8倍,与历史上这一阶段的估值相符。花旗根据1975年以来的数据进行的计算,这意味着目前是入市良机,六个月内股市上涨的可能性为71%。
观察内地和香港两地上市的企业,现在上海股市的价格与香港股市不相上下。这与28个月前上海股市比香港股市价格高出近100%的局面发生了明显的改变。2008年初,中国内地投资者愿意接受近两倍于香港股市的价格。但最近,内地股市的溢价明显收窄。中石油在上海和香港的股价差在过去短短几周内就缩小了10%。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人寿等金融类股在内地的股价甚至比香港的股价还要低。其中一个原因是大部分内地的基金经理减持了矿业和银行等类股。他们持股保守,令中国经济可能放缓的风险充分体现在市场预期和股价中。
我以为,尽管中国内地股价已经便宜到引人注目,投资者仍应谨慎行事。中国国内,5月份CPI(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3.1%,为今年以来的最大升幅,超过了3%的目标。与此同时,全球经济还没有走出2007-2009年的危机,刺激救助措施作用开始减弱,美国复苏步伐不确定、欧洲财政紧缩,日本主权债务处在一个令人不安的水平……这一切可能意味着北京在退出紧缩政策的空间不那么大,迫切性也不那么高。
由于未来几个月货币形势还可能将面临更多紧缩压力,抄底也不那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