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蜗居》


     

血透《蜗居》

 

/周忆清

 

     一年前在波士顿的R介绍我看国内这个剧,下载文件在我电脑内存一呆就是大半年,因为R介绍我看的时候说是可以通过这部剧看看当今中国的社会现象,比如住房,二奶,小三,腐败和流行文化,我浅浅对R在电话中说,这些个破事,我不看也知道。

 

     前天起美国放长假,在拉斯维加斯赌场半夜觉得无聊,打开E盘看看《蜗居》介绍,这玩意占用我E5G,虽然不算太大,但是我这人喜欢不断清理“内存”,所谓没用的东西不要久留。看吧,反正没事,一看制片,王中军的,感觉应该不会差,因为王中磊的《风声》看完觉得有胆量。虽然外面盛传不错和热播,我一向对大众的审美不感冒,需我亲自体验后才能得出此片是否值得一看。

 

    在车上看了一大半,从赌城回到家里还剩下最后10集,看完之后,终于明白国内为何要禁播,相信这上头是绝对可以容忍“小黄色”对白和普通人看完之后的不良效果,但是该片涉及政治倾向(所谓腐败与官商勾结,尤其是房地产的“职业”化)的问题其实都不是禁播的终结原因,而是整个剧本涉及到众人周知的上海大案,而且我从影片的结尾和编剧,导演尽力为了过“审核”这关故而选择的上下暗查和最终上交“黑钱”,其实都是过“审核”这关,不然有些情节非常破坏该片的整体性和剧情导向,是相当矛盾的。可惜,尽管这样的结局导演和编辑修改剧情,还是没有逃过“政治”禁播关。

 

    《蜗居》的破坏性和打击人的精神性是极其强大的,一般人假如正是海萍一族,在上海这种大城市打工的,一定会觉得该剧就是再演绎他们,而结局其实像海萍这样一个上进的女人,居然还拿不到一套比“无赖”----李奶奶家的小学毕业生,上海“渣滓”户大的套房,多少会让那些不断进取的人们感到失望,这种结局其实很现实,也很客观,因为不是说你努力了,你就一定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平衡,但是艺术一定要高于生活的,这样的结局,会让很多人失去活着和奋斗的希望,此乃一误。(其实也谈不上误,但是的确有不良导向,会让很多上进的年轻人失去奋斗的精神支柱。)

 

     二奶,小三,腐败,房奴……这些事其实不是我看《蜗居》所学到的事情,我不关心这些边缘和不重要的问题。《蜗居》的问题在于你看完之后没有找到任何答案和精神的上进心;假如说最终的“海萍”中文学校是她个人奋斗的结果,多少有些牵强,因为那是在宋思明的帮助下她才当了老外的学生,更是在她那个当二奶的妹妹的帮助下才有了今天,甚至那个中文学校的启动资金可能都是“某人”的钱或者是MARK的,那么这个“奋斗”多少不算是个人努力,所以海萍不是一个纯粹正面人物。苏淳这种小男人是该被打的,老婆让你赚钱你就赚外快也不动脑子啊,堂堂上海复旦的大学生(当然电影不是说复旦)难道就这么蠢?连个基本的法律常识和签过保密计划书的人能不懂什么叫“商业机密”?何况这个大爷们整天就知道在家里画图纸,难道只有海萍可以出去做体力劳动,他难道不能出去找第二职业干活,折射着大男人主义的本位“领导”地位和龌龊的无能,而海萍呢,问题在于为何没有能力非要和他人比,不能比就不要为了虚荣让家庭不得安宁,老实说,我一看这2人的对话和画面,鼠标拉着格子走,两个人的智商和对生活的看法都大大有错,而且剧情里面很多由她称述的台词大部分都是相当无聊和可悲的,道不透生活的本质,也说不清活着的道理,简直是浪费时间。她自己都不能理解生活和爱情,却在教育妹妹,唉~~~

 

     海萍和苏淳的关系就像很多中国家庭一样,是想离婚又不敢的,正如同海萍说的那句话:“我敢吗?我离婚住哪里啊?”这句台词其实很损海萍的自立形象,有本事离婚自己租房子啊,苦点也就不用每天吵架婆妈了,所以我很讨厌这对无聊男女。男的尤其“吃软饭”,无能的男人嫁了是你----海萍的选择,不能忍受就分手,搞得那么罗嗦,但是该剧就是写实,生活中这样的男女最多,最烦人。男人连个老婆孩子都养不起,结什么婚啊?不是害人害己吗?难道就为了那点合法租用子宫的权利?可悲。

 

    小贝是众多8090后的小年青心目中的好男人,但是他的问题在于精神空虚,除了下班那个无止尽的打电脑游戏的事情,他是个不上进的人。虽然你可以说他白天上班忙,晚上打游戏解困,但是这样一个形象的人物在现实中很多,上进的人不是这样的,他也许表象什么都好,但是就是缺乏精神,不管你多么温柔,多么体贴,多么会哄女孩子开心,他还不是一个真男人,而这样一个男人很普通,假如海藻嫁给他,他们的未来只会比海萍好那么一点点(物质上的)。但是问题是这两类婚姻的结局最后都要规划到失去爱情和生活的目的,纯粹追求物质的无休止的劳动和背债的恶性循环中,那么这样的人生可有可无。结不结婚就不重要的。

 

    宋思明老婆一族的问题在于,没有文化,虽然都是大学生毕业,但是早就没有了大学的修为,沦为职业家庭主妇和怨妇一族,假如这个剧情没有海藻的出现,宋思明的婚姻其实早就是空穴一个,所以不要觉得是海藻破坏了宋思明的婚姻,宋思明本来就没有他要的婚姻。你会发现为什么看该剧的人会同情海藻和宋思明,而讨厌宋的老婆和那个更加庸俗的孙俪。凭什么专案组的人为了涉及圈套,就可以明明白白带上小蜜去套宋思明的话,难道专案组玩小秘就合法?看看孙书记和专案组的对白,我怎么看怎么听都觉得别扭和虚伪,那是为人民服务吗?还不是派系之间的排挤和斗争,上头真会为一封匿名“检举信”百费周折,宋思明是不用查的,中国局级以上的干部要查查都是有问题的,所以这种剧情的设计一眼见底是为了“片审”设计的,不然怎么播片子,可惜还是中地雷了,所以人们要是都在了宋的位置上,那种圈子正如剧情所描写的那样,你是躲也躲不过的,这不是宋思明一个人的问题,是整个中国官场现形记。那些你不带个小秘就会被边缘化,苏淳被人误以为市长内亲而不停被请客吃酒,按摩“失身”的镜头,让你觉得一个字:“累”。中国的现状就是让你不停的向骡子一样的干活,还得不到回报,同时身心疲惫的累死在各种烦人的需要和不需要的“关系圈子”中。

 

    累,看《蜗居》也就觉得累。中国人真累。上班要被日资欺负,日资一般二把手是台湾人,台湾人巴结日本人那是出了名的,累。上海底层哪些穷人,虽然被拆迁房地产欺负,但是像“钉子户”这样的无赖耍法也让你从此对钉子户的印象就是无赖。不知道为何?看了那帮子底层上海人的行为举止和偷人油盐的做法,彻底没有同情感,好生厌恶。海藻和宋与小呗的纠缠中,也让人觉得累,已经被男人抓过一次的女人,不要指望男人可以原谅你,还不早断了?情感偿还和男人对“占有欲”的理解要正确,男人需要占有女人是100%属于他的,当然宋思明只需要肉体,精神还给海藻自由,是因为宋思明是个成熟的男人,他知道,精神出轨是无法控制的,他只需要那种“处女”情节和完整的占有就好了。可见有时候男人也是傻傻的可爱的,单纯的。宋思明的身上,有一种上进的精神,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斗胆操作资本运作,交织成庞大的关系网为终极富翁努力,虽然从中国道德标准和社会标准而言,他的行为是贪腐,他的爱情是出轨,但是,他是一个有脑袋,有智商,有文化,有责任心的好男人。他在岳父病危之际立刻离开娇爱,负起当丈夫的责任;但他不离婚这点,却恰恰不是负责任的外行看法,而是他把老婆当了一颗棋子,这个老婆可以帮他养育小女,照顾老人,他知道这些,海藻不擅长,他也不放心。所以外行看宋思明觉得他对妻子负责,其实当一个男人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他的心是不会停留的,但是你不得不佩服宋思明,思维不乱,方寸不乱,他知道老婆是可以依靠和信任的,他交托后事给他老婆照顾小孩老人,甚至交付海藻,可惜他失算了女人的嫉妒心,一个女人怎么能容忍其他女人为自己的男人生了她不能生的龙种?她怎么可能大度到去照顾一个分享了她卖掉父母房子钱的小女人呢?宋思明在该剧没有做错一件事情,唯一的错就是看错了一个付不起的阿斗和让老婆知道了海藻有了他的孩子。不然海藻也不会失去孩子和子宫。海藻是个单纯的女孩,单纯到什么社会阅历都没有,傻啊,一个挺了8个月肚子的人怎么可以和宋的老婆对话,想都可以想得出来她要下黑手啊?又是上海复旦的大学生,智商怎么这么低呢?(顺带说一句,宋老婆出手打人导致小孩死亡和子宫摘取在美国是二级谋杀罪名,中国影片教育人的模式就是打人,比如海藻的妈妈气得动手,和宋老婆的出手很是中国特色!教育方式很有问题。)

 

   在当宋得知海藻出事,孩子没了,海藻被摘取子宫之后,他的心也碎了,原本他的车技是不用质疑的,但是当一个男人失去了活着的希望,还不如一头撞死的好,那一刻,你希望宋是可以开车到海藻的身边,解释为什么不给她一个电话,因为他怕海藻受到牵连,他是爱海藻的,而且是真爱,一个男人可以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当然因为海藻没有心机,所以没有想得太多。假如换一个结局,海藻生了他的孩子,然后由Mark带到美国重新生活,即使宋思明死了也罢,至少你让海藻理解爱的含义。这样一个没有交代的结局,海藻没有理解宋思明对她爱得至深,她也会被因为普通人理解的小三和当二奶就该有这样的结局而错误理解了爱的含义。

 

   推开那些俗人拟定的道德标准和对爱情的理解。宋思明和海藻应该有一个结果。原因是即使没有海藻的出现,宋的婚姻原来就是个空壳。人的本性是可以追求爱情的,不论何时何地所有人都有这个自由,而难题是很多人不敢,因为缺钱,缺地位,女人不修边幅,不求上进,不学习,如何维系爱和丈夫的心?不要总是找借口说自己的老公不爱搭理自己,因为这些女人不经营爱情。海藻是个牺牲品,她是那个纯洁的不懂是非的女孩,单纯得可怜。她是小贝玩物的角色,和宋思明也是,但是至少宋给了他物质,不让她受苦。在精神上,宋的多才和深谋远虑岂是小屁孩可以比拟的。而且随着假如海藻生了宋的孩子去了美国,宋基本上就是海藻的人了,这个年代,多少二奶在美国定居,多少大奶容忍着二奶的出现,不都是为了物质享受和地位拼比吗?剧中宋的老婆 有句台词:“我这才知道,原来所有的女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了决定。”因为她们没有本事,她们需要靠这种男人,从这个角度讲:这些大奶和二奶没有本质区别。就是一群寄生虫而已。有人会觉得大奶至少在那些成功男人的背后“同甘共苦”过,其实,这些女人应该有个非常明确的理解就是男人你往哪个方向培养,他在不同的社会地位需要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培养他出人头地,但是同时你自己也要与身俱进,不然就会被淘汰,要么你就比那个成功的男人还要成功,相信即使这样的男人有了二奶也不敢,也不舍得与这样一个大奶离婚。可见,离婚,结婚,爱情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

 

    我们没有结婚,我们没有离婚,都是因为爱不是那么好找的,不要浮浅的理解了小贝和海藻的那种关系就是爱,也不要理解海萍和苏淳的那种也是爱,他们都没有。他们是在一起抽和过日子的苦难大众。海藻也不懂爱,毕竟是个小孩子,哪里懂得,这个剧中只有一个人懂得爱,那就是宋思明,他不仅知道如何爱海藻,而且知道如何对家庭做些责任,可惜就是这样一个有才华,低调,迂回,有时候甚至有点“大男孩”的好人却被中国的官场斗争和社会的圈子整死了。

 

   我很希望片子的结尾是宋不顾警察的追击,在医院看到了刚刚出生的孩子和一个安全的海藻,至少他教育也给了海藻一个希望,那就是世界的确有真爱。然后在进局子的时候撞死。至少你让一个不懂是非的孩子有 一次被教育和懂得理解爱的定义吧。这剧情里面充满了失望,失落和上进不得志,小人得意的讽刺。残忍,无希望,破坏性足够让很多人看了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同时该剧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思想性,你究竟是要宣扬二奶?还是宣扬爱情?还是讽刺官场?还是给上进的人希望,没有。统统没有搞清楚,最后还是要靠非常手段,才能去美国?才能开中文学校?这是对上进的人最大的打击。

 

   希望所有有上进心的人不要受到片子的影响,一个没有精神活着的人如同死尸,要命的迷惘和揪心的痛,所以希望读者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爱情和学习观,不然真是好人没好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