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三周岁的小孙子,天天晚上都让我给他讲故事。为了达到“望孙成龙”的目的,我就把那些古老的励志故事讲给他听。
我给他讲的第一个故事是《铁杵磨成针》:古时候,有个叫李白的小孩不爱学习。有一天,他趁老师不在,独自溜出去玩耍。在一条小河边,他看见一位老奶奶,正满头大汗地在一块大石头上磨一根铁棒。李白很奇怪地问:“老奶奶,你磨铁棒做什么?”老奶奶说:“做绣花针啊!”李白很惊讶地问:“那么粗的铁棒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啊?”老奶奶一边擦汗一边告诉他:“孩子,只要我天天这样磨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这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李白从此以后,认真读书,刻苦学习,很年轻就成了大诗人。
讲完故事,我对孙子说:“学习也是这样,只要你肯下功夫,就像老奶奶磨铁棒一样,你就能学习好,有出息。”可孙子却说:“哎呀,学习像磨铁棒那么难,我可不学了!”
我给孙子讲的第二个故事是《头悬梁,锥刺股》:古代有个叫孙敬的人,由于长期日夜苦读,身体非常疲劳,看书时老打瞌睡。于是,孙敬就将头发用绳子拴住,吊在屋梁上,一打瞌睡就被绳子挣疼而醒。后来他成了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还有个叫苏秦的,发奋读书,钻研兵法,有时读书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后来做了大官。
听完这个故事,孙子问:“爷爷,念书那么可怕,我可不念了。”
我给孙子讲的第三个故事是《囊萤映雪》:很早很早以前,有个叫车胤的小孩,白天要帮助爸爸干活,只有晚上才能看书学习。因为家里特别穷,没钱买灯油,就找来一只白绢口袋,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当作灯用。有个叫孙康的小孩,也是家里没钱买灯油,晚上无法看书。他就跑到屋外,夏天借月光看书,冬天借雪光看书。后来,他们都当了很大的官。
听完这个故事,孙子问:“爷爷,现在咱们电灯这么亮,还用到外边去看书吗?”我说:“现在不是让你到外边去看书,是让你学习人家那种爱学习,不怕苦的精神。”孙子又问:“爷爷,只有不怕累、不怕疼、不怕苦,才能学习好,才能当大官吗?”我支吾着,无言以对了。
孙子对这几个故事的种种疑问,使我恍然大悟。是啊,多年来,我们一直用这些貌似感人的故事加哲理,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可其背后暗含的愚蠢和残酷,我们却很少考虑到。它们几乎完全否定了读书学习之愉悦的自由乐趣。什么“铁杵磨成针”,什么“头悬梁锥刺股”,什么“囊萤映雪”,其实都是毫无人性的自我摧残!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那些磨铁棒、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的人,以及赞赏这些行为的人,在孩子们看来都是十分可怕的傻子,而这些人一旦成为教师或官员,那后果将会是什么样子?
以后,我绝不会再给孙子讲这样的故事!
给孙子讲故事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