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作文:猫有吃鱼还需捉老鼠吗?
今天的高考作文是漫画作文: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
去年的高考的作文可以都职业生涯规划上着手,今年依然不例外。善哉认为任何点评也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观!也反映了当局者深切关心教育的本质问题——年轻人的价值观,个人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怎么样?
今天下午面试的新员工,我也给他出了这道题,他说,选择吃鱼还是扑捉老鼠,取决环境和主人。一个吃鱼的猫,也可以成为波斯猫,名贵猫。善哉无语。
猫的天职是捉老鼠,如果不捉老鼠,能是猫吗?青蛙不扑捉害虫就不是青蛙,蜜蜂不采蜜就不是蜜蜂,人如果不工作那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呢?
有的吃就可以不工作,活着的目的是为了吃的更省心更好——这是吃鱼猫的逻辑。
这世上的很多人又何尝不是活的如此简单呢?为了物质上的丰富,而绞尽脑汁,或把喜怒哀乐完全寄托在获取物质多少的上,活的如此功利,没有错,但我认为,这不能说是完全对,这种生命价值观并不完整。我想问的难听点,有奶的都是娘吗?
那,活着为了什么呢?
为了衣食无忧?还是为了自己的一辈子?还是为了下一辈子?为了照顾一个家庭的未来?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那为了无后顾之忧,那多少才不少,那多远才不近呢?
大到一个国家需要可持续发展,小到一个组织、一个家庭也需要可持续发展,最微观和现实的是,看一个人需要更可持续发展。
任何一个发展都是立足当下的,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本问题,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下的问题应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阶段予以准确的定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对一条失落在马路上的鱼来说,此时的一杯水比未来的一片海更具有现实意义。
人在思考中是没有活力的,行动最有价值。信念决定了行动,行动又决定结果。有能量的信念是“不活在过去,也不活在未来,不执着与自我之中,也不执着于无我之中”。
未来的一切取决于当下的状态,你未来是谁,你现在就是谁!
如果有一天危机来了,四只猫需要淘汰三只,你是主人,你要会留下那一条?如果四条都被淘汰,旷野上最具生命力的又会是那一只?
此时能走多远,取决于当下具有多深厚的忧患意识。
人生活着是为了工作,工人阶级不工作能叫工人吗?为了争取物质生活的更丰富,无可厚非,否则人类不可能发展到现在,关键是我们的出发点,是向内的还是向外的,你是付出的,你就是快乐的,你是所索取的,你就有百无聊赖的时候。
《史记货殖列传》称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古人云:“如积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饥寒困厄之患至。”范蠡视钱财如粪土,几次把累积的财富散尽,接济穷人,19年之中先后三次积累财富至千金,又三次散尽家财,其“三聚财、三散财”,被后世尊为财神。
范蠡是《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记的第一人,博学多才,谋略超群,有渊博及系统化的经济思维,现代经济学很多供求机制的理论,我国历史早有记载。范蠡的“积著之理”研究商品过或短缺的情况,说出物价涨跌的道理。怎样抓住时机,货物和现金流的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生生不息。范蠡的“计然之术”,还试图从物质世界出发,探索经济活动水平起落波动的根据;其“待乏”原则则阐明了如何预计需求变化并作出反应。他主张平价出售粮食,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使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才是治国之道,更提出了国家积极调控经济的方略。“旱时,要备船以待涝;涝时,要备车以待旱”。强调人们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要运用和把握客观规律,应用在变化万千的经济现象之中。
遗憾的是,人们今天提到范蠡,只记得他这些“聚财”之道,而忽略了他“散财”之善,因而也就无法获得懂得财富真因。
聚是大道,散是大德。范蠡,中国慈善第一人,也是第一位真正了解财富真因的圣贤之人。以大聚创造大散,这也是李嘉诚推崇的“财富真因”。
你能获取多少,取决你的胸怀,你能走多远取决你的信念,你是进取的吗?你是愿意付出的吗?你是愿意担当的吗?你是不怕牺牲的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是吗?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你又要怎样的生命质量呢?你也是别人的环境,选择权在你的手里,不要放弃你的权利!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