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倒掉了,毁掉情人湖的土壤还在


 

      苍山洱海边的一个“洱海天域”项目,绊倒了大理市原市长段力。日前,云南省纪委通报,经查实,“洱海天域”项目从开始时就存在严重的官商勾结、行贿受贿等问题。其中,大理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段力收受中建穗丰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白等人贿赂和礼金400余万元……此外,受贿的还有大理州原州长助理郭宏峻、大理市原副市长方元等一干高官。目前,段力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方元已被开除公职,其他人也各有归宿,刑责另案追究。(云南网 6月5日)

      大理原市长及多名高官的倒掉,破解了此前公众对“洱海天域”项目的诸多疑惑。为什么一个严重破坏风景名胜的地产项目能够顺利通过审批?为什么项目使用土地没有经过哪怕是走过场的招拍挂?为什么在原国家建设部关于立即停止风景名胜区商业开发的禁令下项目依然火热进行?种种不解,或可在官员们的落马处把问号拉直。不过,纵观整个事件,如果不认真约束公共权力的越界运行,不解决权力监督制衡的严重缺失,则此类事件不会真正绝迹。因为,滋生“情人湖事件”的土壤还在。

      洱海情人湖是怎样一点点被蚕食的?从云南省纪委披露的情况,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早在2003年,大理州就决定在情人湖开发一个五星级酒店,并将其列为2005年大理50年州庆献礼工程。其后,在中建穗丰置业有限公司介入之后,通过一系列的闪展腾挪,变更规划,开发别墅,进而将美丽的情人湖面全部填埋。也就是说,是大理违反国家规定、伤害民众感情、大煞自然风景,在风景名胜区建设“洱海天域”形象工程在先,而开发商不过是紧随其后扩展了项目的规模、加大了破坏风景的程度而已。

      至于这个“洱海天域”项目是不是经过项目公示、市民有没有参与意见、市民的反对声音发出来没有,调查结果没有相关内容,不过,此前的媒体报道显示,公众并不知情。大理市政府投入数千万巨资改建洱海公园,动用的是纳税人的钱,而纳税人除了看到疯狂扑向林地、湖面的挖掘机、推土机之外,一无所知;其变更规划,彻底埋葬情人湖,代之以一幢幢豪华别墅,依然没有任何解释。沉默的权力以最封闭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次的草率的决策、决策的随便修改乃至不做任何解释。

      而正是因为公共权力的封闭运行,原本利益攸关的公众反倒成了无关的旁观者。不仅无从监督官员在这个过程中与商人之间的利益输送,就是连最起码的何种项目都无从谈起。对“洱海天域”的了解,除了官方发布的一片大好的工程规划之外,剩下的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美丽的情人湖一点点被填埋、然后崛起大片的别墅群并以“情人湖上的观海别墅”为卖点公开叫卖。政府行政的公开透明,在如此牵涉到地方未来福祉的项目上,并无半点体现。不公开、无透明,则只能听任官商勾结、权钱合谋。

      事实上,尽管信息渠道受阻,尽管权力张狂肆意,但是民间仍不乏监督制衡的努力。“洱海天域”项目之所以能大白于天下,不能不归功于民间声音与新闻舆论的联动。只是,从情人湖遭到劫难到现在责任人终于被查处,时间拖得实在有点长了,而损失也已经完全无法逆转了。网友留言说,恢复情人湖,在水泥钢筋浇灌出来的湖基之上,大概是不会再漾出一弯青青湖水的。此番云南省纪委的查处通报,也没有提及对情人湖如何善后的话题,想来,依然不过是罚款了事。情人湖,永远成追忆了。

      公共权力是需要约束的,可以说,只要公权力存在,则一定会存在腐败的可能。当前,多一些公开透明,多一些公众参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应该是约束权力、制衡权力,不使其肆意越界、随意寻租的有效路径。因此,大理洱海情人湖事件的查处,不能止于“双开”一名市长,也不能满足于一个具体项目幕后交易的查处,除此之外,更应该加快政府信息公开的步伐,通过严格的制度压缩官员设租寻租的权力空间,同时,扩大公众参与,以为监督政府行政的强大力量。不然,换一个地方、换一批官员,错误亦然。

 

 注:这个文章作为新京报社论发表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6/07/content_10933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