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责任 保障执行


 

工作中常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当领导的总是没时间,而下属总是没工作?部门内部人员忙的热火朝天,可是绩效一般。原因之一就在于猴子都从下属身上,跳到了经理和部门主管的肩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和部门的执行力。

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每天,当你推开公司大门时,经常会有员工迎面上来问你:经理,您昨天布置我们做的事,我们现在出了点问题,你看这个事情怎么解决?

在通常的情况下,你会如何回答?比较常用的回答方式是两种:一种是:“我想一想,一会儿我再告诉你”。另外一种是,你就直接跟他讲,这件事应当如何如何处理。

在你进公司大门之前,你一定计划好了今天要做这样,或者做那样的事,你一天八小时应当足以完成这些事,但事实上你会发现,只要我们一当上经理或者管理人员,你就发现你的时间完全不够用。

原因是我们常常陷入下属“逃避责任”或“回避风险”阴谋当中。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我们把责任比喻成一只猴子,在你进办公室之前,所有应当完成的工作都应当布置好的,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责任,但是在下属请示你之后,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你会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猴子跳到了你的身上。比如下属请示了你的时候,如果你的回答是第二种:我想一想一会再告诉你。那么半小时后,你会发现这个下属就站在你的门口,敲你的门:领导,这个问题您考虑的怎么样了?本来这个问题是需要他解决的,是应当你去检查他完成得怎么样了,可现在是什么情况呢?现在是他来问你,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第二种情况下又如何呢?你当时的回答是这事应当如何如何做,几天之后你过去检查结果,发现出了问题,于是你很不高兴地问:“这个事情你怎么做成这个样子了?”员工也会很快回答你:“那不是你告诉我这样去做的吗?”

在这种情况下,是你领导他,还是他领导你呢?或者说是你管理他,还是他管理你呢?

所有这些,只是发生在下属请示你之后,一切就都改变了。经过分析现在你明白了:责任是一只猴子,如果你不懂如何回答下属的请示,一转眼之间,就会跳到你的身上。然后,你就不再有上下班时间,不再有周末,不再有假日。

事实证明,这是一场阴谋!为什么那么多下属喜欢凡事都请示你?因为那是一种“回避风险,逃避责任”最好办法。

个人如此,部门之间的扯皮推诿现象也无处不在。下面这些对话我相信你一定不会陌生:

一次季度工作会议上,营销部门经理说:“最近销售做的不好,我们有一定责任,但是最主要的责任不在我们,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好,所以我们很不好做。”

研发部门经理说:“我们最近推出的新产品是少,但是我们也有困难呀,预算太少!”

财务部门经理:“是,我是削减了你的预算,但是你要知道,公司的成本在上升,我们当然没有多少钱。”

这时,采购部门经理D说:“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10%,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俄罗斯的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不锈钢价格上升。”

“哦,原来如此呀,这样说,我们大家都没有多少责任了,哈哈哈哈!”

总经理:“这样说来,我只好去考核俄罗斯的矿山了!!”

结果是:销售不好是因为俄罗斯的矿山爆炸了。

这样一些荒唐的故事,之所以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原因就在于每个人的本性中,始终在重复着一个永恒的主题:回避风险。因此,管理责任这只猴子的第一法则,就是锁定责任:猴子原来在谁的身上,无论有什么变化,它都应该被锁定在原来责任人的身上。

就象这个故事中的情景一样,销售部销售不好,责任在产品;产品不好,责任在预算;预算之所以少,是因为成本高,赢利少,而成本之所以高,是因为采购,采购成本则是因为为俄罗斯矿山爆炸。

每个人都可以把理由往别人身上推,每个人都能够在别人那儿找到借口,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基本的问题:如果我们的产品比任何竞争对手都强大,如果我们的产品没有任何问题,那么,这个世界还存在营销这个词吗?

结论只有一句话:做得好的公司,猴子各就各位--员工勇于承担责任。做得不好的公司,猴子上窜下跳――员工相互推卸责任。

那么如何锁定猴子呢?入口在那里?

解铃还要系铃人。我们首先要懂得下属做事的方式,我们才能够防止他们的猴子跳到我们身上。一般说来,员工有五种工作方式:

1.    等着做

2.    问着做

3.    提出建议,等着结果再做

4.    主动做,边做边汇报

5.    主动做,然后按程序汇报

如果你想尽量地让猴子呆在下属身上,那么,你就要尽力消除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在“等着做”或“问着做”的情况下,猴子最有可能跳回自己的肩上。

在这一点上,海尔是个榜样。

海尔电冰箱厂有一个五层楼的材料库,这个五层楼一共有2945块玻璃,如果你走到玻璃跟前仔细看,你一定会惊讶的发现这2945块玻璃每一块上都贴着一张小条!

小条上是什么?原来每个小条上印着两个编码,第一个编码上写着负责擦这个窗户的责任人,第二个编码上是谁负责检查这个窗户。

猴子在谁的身上?海尔在考核准则上规定:如果玻璃脏了,责任不是负责擦的人,而是负责检查的人!

如果玻璃脏了,责任这只猴子锁定于检查的人身上,那么,擦玻璃的行动责任,这只猴子就会被锁定在擦窗户这个员工身上,绝对不会发生猴子上窜下跳。

海尔OEC管理法的核心是,对工作的分解强调“三个一”,即分解量化到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项工作。在海尔大到机器设备,小到一块玻璃,都清楚标明事件的责任人与事件检查的监督人,有详细的工作内容及考核标准,如此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做到了“奖有理、罚有据”。

这种管理的核心是,我们不再去想个人工作态度如何,我们要把责任锁定,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擦玻璃的工作,也要明确制定两个责任人,各有各自的明确责任。

海尔冰箱总共有156道工序,海尔精细到把156道工序,分为545项责任,然后把这545项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凡事都要做到“责任到人”。“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这就是海尔能够成为中国企业榜样的重要原因。

哪怕是车间里一扇窗户的玻璃,其卫生清洁也有指定员工负责擦,也有指定的员工负责检查,更何况海尔的生产,销售?

优秀的企业在战略目标制定完成,完善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制度流程之后,要想达成理想的经营业绩,首要任务就是要锁定责任,保障执行,用责任和绩效的牛鼻子拉动组织绩效和岗位绩效的持续提升。这是企业经营发展需要,也是企业管理升级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