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强的命运与“人性”的误区


 
 
汪春华 刊发时间:2010-07-08 00:08:28 光明网-光明观察 [字体: ]

  一则消息不胫而走:今日上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消息: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今日在重庆被执行死刑。

  曾经在警界立下过功绩的高官落马,惋惜之余,让我想了很多很多。

  不光是文强,每个生活在社会的人,可能都领略了“人言可畏”这句话的威力。 其实,我觉得隐藏在

 
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的关于对人的审美评判标准,是官员犯罪的催化剂。

  比如,他身边的人会传递一些很流行的观念给他,这个社会流行一些畸形但却很实用的论调,诸如“老实是窝囊的代名词”,在许多人眼中,只要能搞到钱,才是一种“能力”和“本事”的证明。如果您为官一任,却很穷,那么,亲朋好友会埋怨说,这样老实的人吃亏,有权不用,这样老实的人早就成了古董了,于是,世俗的眼光会灼伤你。坊间总流传一些风言风语和一些不负责任的厚黑学方面的言论,并且这些负面消极的舆论导向对人的作用和影响有时候甚至大于那些正面的教材对人的影响。

  人对人的评价之间,诚实和本分已经不再是美德的代名词,说你老实和诚实,是在明褒暗贬,言下之意,是说你没用。

  我相信许多官员的犯罪多少和社会的不良的价值观的传递有关。如果说一个官员可以忍受凭穷,那么他却无法忍受世俗眼光对他的嘲讽。 因为,在中国,依据人性的弱点,一个人更希望别人说他狡猾机灵,而不希望别人冠予他“忠厚老实”这样的不“光彩”的评价。

  所以,一些负面的意识成了潜规则,并且在一些人眼里,社会运转似乎更多的是按照潜规则在操作,这些负面的导向让人们乱花渐欲迷人眼,变德更迷信暗中的不公开的东西,而忽视光明的一面。

  举个例子,一个男人,如果没有外遇,在某些人眼里,是太老实,并且有人会孜孜不倦地告诉你:“这个社会老实人吃不开”,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于是,很多人的堕落,也许就因为别人的一些冷嘲热讽而开始改变价值观。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更加合群,更加安全。“正直”和“清廉”反而意味着怪异和迂腐。

  一个人一旦接触多了消极的东西,认为它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从而失去主见,随波逐流。结果把不好的思想全盘吸收。一点一点地背离真理本身。

  所以,我们应该对正义诚实的人多一份敬意。人的世俗眼光虽然不直接犯罪,却危害无穷。这种现象和影子在我们人际交往中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