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一个传说中人人都穿着木屐,吃着奶酪,生活在有大风车磨房里的浪漫乡村;亦或者是灯红酒绿,如同从旧上海平移到荷兰的十里洋场。而我的理解则是:荷兰―一个温淳而又人性化的国度!
抱着游学的态度到了荷兰的海牙,从此开始了我的海外生活。开学的第三天,学校组织了欢迎新生的派对。那是我们第一次无限量的喝啤酒,吃烤肉。在派对上认识了很多朋友,德国的、荷兰的、英国的、美国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FERRY,因为他是年纪最小的,17岁。他是一个出生在韩国,却生长在荷兰的一个荷兰籍韩国人。FERRY是他荷兰的养父母从圣经里给他起的名字,意思是:摆渡人!引申为帮助别人的人,把需要帮助的人从问题的河沿引渡问题已经被解决了的彼岸。
他是不会说NO的人!我们很多人刚到荷兰,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比如说:如何开银行帐户,如何签署电话协议,如何申请家庭网络,很多的如何如何…… 想在回头想想,刚开始的一个礼拜旧如同ALICE梦游仙境一样,不知道哪里是出口。有一天在学校的餐厅遇到FERRY,我们买了咖啡后闲聊。中间他问我为什么看起来有点发愁的样子,我就和盘托出我的问题。他露出他那整齐的两排大白牙对我说:兄弟,别担心,下午放学咱们一起去把这些事情给办了吧!可想而知我当时的感受,雪中送炭这个成语还真是贴切。于是我成为了我们那一届最早拥有私人网络,荷兰手机号和荷兰帐号的留学生。
留学生之间的消息传的比互联网还快。在我还没来得及享受我的私人网络的时候,家里就来了一堆抱这笔记本来我家上网的同学。其实学校也可以上,但是大家就希望能大家伙在一块乐乐呵呵的(因为谁都不想表露出自己刚到荷兰的种种无助以及思乡之情),以至于我不得不开始给大家排上网时间和次序。在这期间,FERRY来了,于是我在大家面前对他再次表示感谢。我刚说完是他帮我办理的这些事情,FERRY就也给大家排了一个次序:一个帮助大家办理种种事情的名单。
时间飞逝,转眼就从刚开学的九月份到了圣诞节前夕,也是FERRY的生日。我们留学生为他开了一个很热闹的生日派对。派对后他邀请了我们中的一些去了他家。他住在海牙与特丹之间一个田垄交错,流水淙淙的乡村。他的妈妈开车带我们游览了这里。在我们看来这里就是他们家的后花园。由于道路比较窄,当对面同样驶来一辆汽车时,双方都会先停下来,互相用手势打过招呼后,对方会让我们先过去。回到FERRY家我们才知道,因为邻居们都知道他家来了客人,所以总让我们先走。
在他家的厨房里,我们帮FERRY的父母打着下手,炸奶酪,拌沙拉。我向窗外望去,依然是那片安详的田园风光,突然有两马从我的眼前小跑了过去。我着急的对FERRY的父亲说:“有马跑了,有马跑了。” FERRY的父亲哈哈大笑,说:“没关系!这些马、牛和羊,买过来就是让他们在这里自由生活的。” 顿时,我对荷兰人的生活态度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荷兰人并不都是传说中的吝啬。或许是我定论下的太早,席间他们一家为我们讲了很多荷兰的事情。首先他们展示了一个端有半圆形塑料片,手柄长不及一尺的东西。我们猜了很久也想不出来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却原来,因为荷兰早上喝的牛奶都很稠,这是他们用来刮牛奶瓶内壁上牛奶的工具,服了!真的。FERRY的妹妹又给我们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又一天她去同学家参加生日派对,原定是一共八位,于是其中一位荷兰人就带了八只鸡腿过来展示厨艺,结果有一位同学没来,这位同学在派对结束后,把剩的那只鸡腿带回了家。
回想我们在中国的时候每到买单就大家伙打成一片;甚至在地铁高峰期两个人位了抢着位对方买地铁票而僵持在那里导致后面的人怨声载道,我们只能说:真不一样!
在后来的日子里,因为我家距离学校比较近,FERRY经常住在我家,我们在一起分享BT资源,我们共同的爱好是“火影忍者”、“美国派”。尤其对我意义深远的是,他无数次的把我的笔记本拯救了出来。在国外,没有了笔记本,等于没有了生活的一半!
现在我已经回到中国,但留学荷兰期间给我留下很美好的回忆,特别是FERRY,即使是现在,我们也经常在MSN上聊天,我们经常交换网络BT资源,他也经常帮我搜寻荷兰大学的各种资讯。
很高兴,我感触到了荷兰生活的美好!很高兴,我认识了FERRY!很高兴,我曾经到荷兰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