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评刊
——张爱峰
7月份的杂志看得比较快一点,可能是因为《副本》这个长篇比较有阅读快感吧。最早看的赛博朋克小说是《神经浪游者》,后来还看了《发条橙》,但看了几遍也没记住情节,可能那两本小说跳跃性更大吧。相对而言,《雪崩》《副本》看完后,都让我记住了一些情节。《副本》是赛博朋克的写法,但对我而言,这本小说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人一旦成为玛撒,会不会犯罪,如果你有1000年哪怕300年的生命可以活,你会去做什么?有时候感觉几十年的生命都很寂寞了,拥有千年生命的人可能更多的是追求金钱、权力,随意的操纵别人的生死,无论川原、班克罗夫特都是如此。所以玛撒的心理跟正常人是很不一样的。如果弗诺•文奇预言的超人巨变真在2030年出现的话,世界有可能会成为《副本》小说中写的那样,把意识储存起来,肉体死亡后,可以重新下载复活。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的,而且在我们有生之年是完全可以看到的,其实难题好像也不过是把人脑意识转换成电子信息,进入网络。权力、金钱难道真是永生者的噩梦吗?记得以前一个中国作家写的小说,讲艺术的,一些外星人拥有长久的生命,和强大的力量,他们最后却选择了艺术,因为别的事情都做的太无聊了!对于我们平均不足百年的生命来说,都充斥着无数寂寞,“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哥演的不是戏,是寂寞”,那么对于千年万年甚至永生的生命来说,他们会不会更寂寞,会不会真像卫斯理小说《求死》中写的那样,千方百计想让自己死掉。如果给你1000年的寿命,你会用来做什么?当进行了很多尝试之后,最终还是回归于寂寞,而爱情这个所谓的长久庇护所,在时间面前,也将彻底崩溃。也许那时候的人类更多的是在寻求各种各样的刺激,所以才有了川原开的高档妓院,各种疯狂的刺激,把人心挖出来,虐杀等等。说了很多题外话,这本小说其实无论是故事还是语言都很出色的,给我的感觉甚至比《雪崩》还要好。他涉及到了很多严肃的问题,法律如何才算公正、生命价值是什么,玛撒与正常人的不同等等。很多深刻的东西甚至在海因莱茵《时间足够你爱》里都没有揭示出来。虽然有很多恶心,甚至血腥的地方,但作为小说来读,还是不错的,如果做成电影的话,估计会因为血型成为禁片的。《副本》,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长篇了,他符合我心中想像的疯狂写作的概念:故事的疯狂,语言的疯狂。
这期的短篇《漫长的航程》很一般,没啥好说的地方,保罗•安德森是我阅读期望很高的一个作家,也是让我很失望的一个作家。《智者》提供了一种近未来的可能性,我总觉得克隆人和转基因人这些物种早就在地球上出现了,不过是媒体没有公布而已,当他们强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的。新的种族出现,强化了某个方面,为了整个未来世界的发展,干掉某个行业,比如石油业,这也很正常的。据说当年交流电发明之后,爱迪生和很多企业坚决只用直流电,就是为了不让企业更快的升级换代,因为成本太高。石油这种强烈污染环境的产业早该被取缔了,即使现在不取缔,50年后估计也就用完了,新燃料必须尽快出来了!如果有更清洁环保的能源,还是别用石油了!先驱都是很痛苦的,就像小说中的智者,不过还好,这帮转基因人没有像布鲁诺那样被烧死在火刑架上!我还是比较喜欢那句话:如果你的思想领先世界10年,那你可能会成为行业领袖,如果你的思想领先世界100年,那你完了,没几个人能理解你!
小林泰三是日本科幻界新崛起的大师,他的水平已经不在星新一之下,但本期选的两篇感觉没有《玩具修理者》《醉步男》好看,《人兽工艺品》写的不够恐怖,不够吓人,甚至还没有卫斯理很多年前的小说好看,就是那本医学博士把自己的精子和青蛙卵子结合的。不过相对而言,日本人还是比较变态的,猪人他爸爸都没啥忏悔,觉得这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卫斯理小说中的那医学博士还为自己做的事情特别难过呢!卫斯理的套路虽然老,但很多故事比现在的很多作家写的好多了。我觉得小林泰三还是玩恐怖的好点吧,日本玩恐怖确实比香港好,要玩深刻点东西,他们也玩不好!《食脑者》提出了一个大脑联网的概念,这个概念好像之前也有人提出来过,像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整个星球成为逐渐合并的一个个体,其实也就是智慧、大脑的合并。我总觉得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矛盾可能只有一对,那就是个体与集体的矛盾,其他的所有矛盾,都可以随着长生不老的到来而被消灭。小林泰三的这篇小说更一般,还没有《人兽工艺品》好看呢!小林泰三也许更适合写点恐怖的小说吧,其他的写出来,感觉一般,很难成为经典。当然了,客观的说,一个作家一辈子有一个短篇成为经典也就不错了!小林其实还是不错的,《玩具修理者》比大多数中国恐怖小说好看多了!
2010年7月评刊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