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政平衡角度看国退民进意义,依靠转让国有资产能够起到平衡财政收支、改善资产负债表的作用。通过转让国有资产,并不会增加或减少社会投资总规模而使得经济受影响;而且,政府所得收入既可以还债,又可以用于民生,增加社会总需求。
“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适当退出”已经成为发改委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选择在今年开始退出,其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一,今年是两年4万亿政府开展公共投资刺激经济的第二年,明年这样的刺激政策面临退出,即国有资本退出的同时,需要民间资本来接棒,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从09年年底起,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已经下降,而民营企业的增长率上升,这也说明国企已经完成了阶段性使命,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增长还得靠民间资本来推动。
第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累积的债务问题已经开始清理,需要各级政府拿出部分财政收入作为清偿安排,而通过减持国有资产获得的收入可以弥补清偿资金不足问题。
第三,2010 年中国经济将好于去年,国企的盈利水平也大幅提升,这对于提升整体转让价格是有利的。以上三点表明,目前正处于国退民进的时间窗口 减持国有资产的意义并不单单是降低政府的债务水平,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或者给民间投资更多的机会;而是通过国退民进来提高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当政府所掌控的资产减少时,政府就更容易转变其职能,从一个经营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将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平,并进而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让经济增长可持续。世界经济学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