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一个人,带他(她)看世博;
如果你恨一个人,你也带他(她)看世博。
原因只有一个,世博的队太难排。
今天,我也加入世博排队大会。
上午的第一站,浦西的民营企业联合馆。在“秋天”展厅,墙上装饰的一些玩具汽车模型,很多都被人撬掉放入了口袋。一件小事,则可以看出人的本性。如果有一个人犯错,其他人可能从众。
一天都在浦西的展馆里游荡,从城市最佳实践区,到城市未来馆,再到城市印记馆。特别推荐的是民企馆的一场8分钟表演、未来馆里的一幕未来城市卡通情景剧。正如一位同伴说,有些馆,不进去,害怕有遗憾。进了,终生遗憾。有些场馆,如果没有讲解,则像逛商场一样,跟着队伍从入口走到出口。
排队、盖章、拍照,是很多人逛世博的三件事。很多男女老少,手拿一本世博护照,乐此不疲地到处找展馆盖章。有的展馆入口处,贴上了字条“本馆无章”、“不开心不盖章”,以减少“盖章族”排队。目前,已有20多个展馆取消盖章服务。
中国是一个喜欢盖章的民族,从最初的皇帝的玉玺,到大小官员的官印。一切均是见章如见人。在古代,一切无可非议。后来,邮政上使用的邮戳,也成为人们收藏的对象。
而如今,世博会也用来了一些商家招揽客人的手法,盖戳。导游说,如果一本盖有所有场馆的护照,价值600多元,多则几千元。更搞笑的是,有骨灰级的印章族,甚至在机场过安检时,要工作人员在他的世博“护照”上盖章。
也许是人的天性,游客们喜欢贪婪地追求数量上的快感。很多游客,并不知道这家展馆的展品,展馆布置背后的故事,而是一味求一个小印记,以证明本人到此一游,有章为证,成为一种向他人炫耀的资本。也许是我过于严肃,不懂其中乐趣。
除此之外,人们还喜欢拍照。特别是一些文物前,有标识说禁止拍照。而游客们却视若罔闻。如今,网络发达,此次世博会的照片网上泛滥,加上很多场馆里光线昏暗,我背包里的相机从头到尾都没有掏出来。我用我的眼睛记录我的所见,以后也是美好的回忆。何必像一些人一样每到一个地方,似乎不拍几张,手痒。
累了一天,回到酒店,新闻说,今天的世博游客量超过50万人。
世博会,浓缩世界的文化、艺术、建筑的精华。这些精华,也许一个人要花一辈子看的东西,则变成了只用两三天看完,不累才怪。这好比一本好书,被囫囵吞枣了。
有位叫Tomiyo的日本老太太,被誉为“Expo Granny",用38天逛了373个展馆。但人家不是简单逛,而是从鲜活的世博中学习写日记。外行看热闹,而世博奶奶则是位看门道的人。
最后奉劝各位准看客,如果想逛世博,还是等暑假结束,学生们上课了再来吧!
(文/杨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