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双簧戏”


  紫金矿业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双簧戏”

  

  周仕凭

  

  据央视报道:紫金矿业污染汀江一案,上杭县县长邱河清被停职处分,县环保局局长陈军安行政撤职;上杭县一名副县长蓝富雁及龙岩市环保局长林联锦被责令辞职。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此次事件的“罪魁”污水,是经由人为非法打通的排洪洞和观察井泄漏进入汀江流域的。(见7月19日《新京报》)。

  这几天,笔者一直关注福建紫金矿业污水泄露事故调查的处理情况和结果,也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紫金矿业多次造成水污染,为什么都能在当地“父母官”和监管部门的眼皮底下蒙混过关?是“黑金矿主”使用了“障眼法”?还是“黑金矿主”与当地政府共同演出了一出“双簧戏”?

  2010年7月12日下午,福建省环保厅通报:紫金矿业集团公司旗下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现死鱼。调查发现,污水池中含铜、硫酸根离子的酸性废水外渗,通过排洪涵洞排入汀江。初步统计,汀江流域仅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约达378万斤。据了解,这起污染事件实际发生在9天前,即7月3日。

  有媒体爆料:早在高考前不久,福建省上杭县20多所中学就收到了当地教育局发出的一则临时紧急通知:参加高考的学生不要随意吃鱼。事故发生时,当地政府的第一反应是掩盖事实。“直到临近高考,死了很多鱼,政府怕高考考生误吃,才不敢隐瞒,下了紧急通知。”6月25日,上杭汀江下游几个乡镇的众多养鱼户,抬着死鱼到上杭县政府上访。

  而事故发生后,紫金矿业公告称:渗漏事故原因主要是前阶段持续强降雨,致使溶液池区域内地下水位迅速抬升,超过污水池底部标高,造成上下压力不平衡,形成剪切作用,致使污水池底垫多处开裂,从而造成污水池渗漏。紫金矿业副总裁刘荣春也说:此次渗漏主要与自然灾害有关,不可预料。不排除强降雨的“外力作用”。

  就在污染事故调查中,上杭县政府副县长蓝富雁还说:“紫金矿业渗漏到汀江的是含酸性废水,没有剧毒物质,污水导致河水中铜离子含量上升,超过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每升水中铜离子含量≦0.01毫克),引起鱼类大量死亡;但未超过国家3类水标准(每升水中铜离子含量≦1毫克),目前全县居民饮水是安全的。”

  矿主强调“外力作用”,蓝副县长强调“居民饮水是安全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百姓连自来水都不敢喝。这种担心的理由是成吨级鱼类的批量死亡。是吃了什么药,使这位蓝副县长说出了这样的混账话?如果不是演“双簧”,我相信蓝副县长是说不出这种恬不知耻的话来的。这次污染已经触犯了众怒,“黑金矿主”与“父母官”的“双簧”没有演成。

  紫金矿业是国内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位列全球500强。该企业在生产黄金的同时,也正在用黄金生产一种“毒药”,在这种“毒药”的作用下,一些官员对污染视而不见,信口雌黄。用作家哲夫的话来说,就是污染面前,视若无睹,习惯成自然、麻木不仁、得过且过、无是非观念、无道德判断、无行为准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成为污染制造者的帮凶。

  何止一个紫金矿业在生产“毒药”?相当数量的污染企业都在用“黄金”制造“毒药”。这种毒药最终使企业管理者和“父母官”混话连篇。在这种“毒药”的作用下,很多地方原来清澈的河水变黑变臭了,原来湛蓝的天空变灰变暗了,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被人为破坏了,原来纯洁的价值观念被彻底扭曲了。这种“毒药”比鸦片、海洛因更为可怕。很多人在这种“毒药”的作用下,正走上了一条不归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