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社会”来临 汽车公益还远么


  去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问鼎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产销量超830万辆,继续领跑全球,中国步入“汽车社会”的时代已然来临。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取得的这份业绩,无疑该令人感到骄傲和振奋。因为,它有效拉动了内需,还包括拉动了钢铁、轮胎和玻璃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汽车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预示着大众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这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带来远超出汽车产业本身的影响,无论是对人们的生产和出行方式、居住选择、城市和乡村结构、生活和休闲方式乃至消费结构和商业模式,还是就业结构、社会关系、沟通方式以及知识结构和文化习俗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之,汽车的触角和影响力已辐射到文化、法律、道德、环境、交通及家庭等各个社会领域。

  然而,我们在看到中国跃进“汽车社会”带来汽车消费鼎盛时代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接踵而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石油消耗带来的能源问题、汽车尾气带来的环保压力、交通肇事带来的社会安全隐患、盲目攀比奢华车带来的汽车文明缺失现象、甚至是汽车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权益平衡问题等等,日益凸显的车与人的矛盾也在昭示着汽车已经不可阻挡地成为人类乃至整个社会的主话题。

  既然,“汽车社会”已经不可逆转的到来,那么汽车作为一个已经影响,并将持续影响中国人们生活方式的载体,完全可以在更宽更广的领域发挥作用。比如公益。

  前不久,有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与爱有关的真实故事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是一个跟汽车有关的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车主身上的故事。

  在贵州黔西一个偏远的山村, 80后的花季女孩蔡加芹,在结束支教生活之前,希望还能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做点什么,于是在网站发帖希望能带孩子们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帖子一出引发数十万网友跟帖回复,其中一位贵阳奔腾车友会成员积极响应并提议带着孩子们去上海看世博会,还主动担负起牵头和召集贵阳到上海沿途城市的奔腾车友会,共同用接力的方式带孩子们看世博。没有功利、没有私欲,只因对支教老师的敬意,只因愿助山里的孩子实现愿望,只因这群善良的人对这份“善举”的认同,所以这些素未谋面的奔腾车主走到了一起,并且影响着源源不断地奔腾车友会成员加入其中,爱心接力由贵州黔西启程,途径贵阳、怀化、长沙、南昌、金华五站,最后抵达上海,一站一站传递,汇成源源不断爱的暖流。虽然这些可爱的车主们对传递的只是几个孩子,但事实上他们接力的却是这个社会的希望和大爱。

  有人说“自行车大国”体现的是中国人的淳朴和厚道,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人情冷暖;“汽车社会”体现的是经济的腾飞和发展,但在一扇扇关上的车门间充斥的是距离和冷漠。可是奔腾车友们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大爱,看到了人性光辉的闪现。

  其实,这样的义举对于奔腾车友会来说并不是头一遭,爱心送考、公益助学、援助灾区……在奔腾品牌的凝聚下,车主们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都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自发地积极参与到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中。

  谁说经济高度腾飞的“汽车社会”就没有大爱,谁说刚硬的车门内外就没有真情?这个故事主人公们就用实际行动为我们书写一曲爱的篇章,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