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论语》之创新篇


《苏子论语》原创古文系列之四十九

《苏子论语》之创新篇

 

 

一日,子晗就创新话题请教于苏子:          

子晗:国者掣肘于新,何解焉?

苏子曰:新之法,孺子之教也,鹦鹉之学,新何以兴焉?

子晗:新之不兴,国之失教呼?

苏子曰:然也,克隆为新,庸政也;否极为新,弊政也;新者,如高峦之水,新生之木,势为胜人为尔;

子晗:新之要,何以得

苏子曰:近利则失学,近功则失远,失远则失新也;学之道,源水新,则日日新,世事新也;

子晗:蛮夷之争,新何以为焉?

苏子曰:以夷求新,善也;以新制夷,上善也;

                                                                              

译文:

一日,子晗就创新话题请教于苏子:

子晗问:一个国家总是在创新问题上受到国外掣肘,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苏子说:一个国家是否具备创新能力,首先要从娃娃抓起,要使创新成为一种启蒙教育之一,只教育孩子学习和模仿别人的东西,怎能使创新的事业兴盛起来啊!

子晗问:我国的创新能力之所以不足,主要原因是教育失当造成的吗?

苏子说:是的,模仿别人的东西进行所谓的创新,是一种庸政,而当受到一次大的挫折和灾难后才想到创新,就是一种弊政了。创新不是什么刻意苛求之物,应该向高山流水一样自然,向新生草木一样成长,只有具有一种自然力般的规律和声势,才能超越人为苛求的高度和境界啊!

子晗问:如何才能得到创新的要领呢?

苏子说:如果一个学校总是把利字放在前头,创新的教育就失去了基础;如果一所学府在教育上过于浮躁和注重眼前之功,那就失去了创新能力,也就失去了未来;为学之道,不应是应试教育,而是在源头上就要有创新的理论,创新的信念,只有源头新,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才能与时俱进,日新月异!

子晗问:面对国外竞争,我国的创新事业该如何作为呢?

苏子说:向国外学习创新理论,是好的,而用我们的创新能力去引领国外的创新思维并达到战略制衡的目的,那才是最理想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