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沪宁城际高铁上的高速列车
图2:高速列车行驶在沪宁城际高铁的仙林特大桥上。
2010年7月1日,崭新的上海虹桥站。高速列车像一条白色的蛟龙,以最高时速350公里疾驶在沪宁城际高速铁路上。中国第一经济都市上海到300公里开外的六朝古都南京,最快只需73分钟。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数代人的“同城梦”,在这天变成现实了!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的沪宁城际高铁,不仅为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提供高水准、高品质的服务,也向世界形象、具体地展示了引领世界潮流的中国高铁,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经济新引擎,助推长三角地区新发展。
百年沪宁老线难承发展之重
沪宁铁路,百年风雨沧桑,百年光荣与梦想。
1898年,英国政府以 “最惠国待遇”为借口,向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索办沪宁铁路。1908年建成通车后,沪宁铁路将长江南岸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与上海串连起来,使几千年来以首都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扩散的交通模式得以改变。新兴的通商口岸城市上海从此与江南腹地连接起来,让人员、资本等经济要素得以流动。
新中国诞生后,沪宁铁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改造、提速:
1958年2月26日,沪宁间开行特快列车,全程运营时间由5小时02分缩短到3小时59分。
1996年4月1日,中国首列快速旅客列车 “先行号”在沪宁铁路开行,全程2小时48分。
2004年12月8日,全路第五次大提速,列车行走沪宁铁路全程仅需2小时17分钟。
2007年4月18日,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在沪宁铁路上呼啸而过,全程运营时间最短仅需 1小时58分钟……
沪宁铁路,这条被称为“黄金线”的钢铁动脉,贯穿着中国城市最密集、生产力最发达、经济增长最强劲、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它成就了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催生了长三角这个中国最大的区域经济板块,并形成了世界第六大城市群。2009年全国GDP排名中,上海以14901亿元人民币位列全国之首,成为中国第一经济都市;苏州以7740.20亿元居全国第5位;无锡为4992亿元,位列全国第9位,南京为4170亿元,排在全国第17位……
但飞速发展的经济让沪宁既有铁路难受其重,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客运方面,沪宁铁路每天约有20万客流,其中约有一半来自沪宁之间。长三角地区铁路客车常年上座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每到客流高峰,更是一票难求。货运方面,尽管沪宁间现有12条公路,但都已趋于饱和。铁路货运请求车满足率平均只能达到60%至70%。
“同城效应 ”降低商务成本
沪宁城际高铁,承载着更大希望。
沪宁城际高铁开通,有力地引导区域内各城市实现人流的密切交往和资源的充分共享,促进和加强了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组织结构的协同性,从而使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云集在南京、上海的高端人才向人才相对缺乏的中小城市流动,沿线甚至是周边城市的资源也因此流动顺畅。
原籍陕西汉中的张磊毕业于武汉某高校,来上海工作已3年。他月薪5000元左右,与朋友合租一套房子,需要支付2000元,每月的伙食、交通、买书等花销接近2000元。最近,他准备到丹阳一家企业工作,收入虽然只有4000元,但公司提供宿舍和一顿午餐,每月至少可省下3000元。“当初选择上海,是因为大城市机会多。如今沪宁城际高铁开通了,丹阳到上海不过40分钟上下,离南京更近,我觉得在这条线上哪个城市都一样。”张磊说。
沪宁城际高铁开通后,沿线企业的商旅成本相应下降。
沪宁城际高铁的开通,使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群凸显“同城效应”。“‘一小时交通圈’的形成,缩短城市时空距离,促进人才、信息等要素快速流动。”一直致力于长三角经济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教授沈玉芳如是说。
快捷交通改变生活方式
沪宁城际高铁全线设21个车站,平均每15公里就有一个车站,公交化运营,黄金时段3分钟发出一班车,从南京至上海最快只需73分钟左右。这种密集型的开行和快捷运输方式,正影响、改变着沿线人们的生活方式。
家住苏州的刘先生,自从动车组列车开行后就成了“打铁族”。苏州到上海的动车组列车只要30多分钟,比上海浦东人到浦西上班时间还少。沪宁城际高铁开通后,两地间行程只要20分钟左右。苏州房价较上海便宜许多,生活成本也要低许多,在上海挣的钱到苏州去花,还是十分划算的。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上海人,也因城际铁路建设而悄悄地改变着观念。王华平是地道的上海人,与同在上海工作的妻子每月有2万多元进账。沪宁城际高铁开通前,他以每平方米8500元的价格在昆山蝶湖湾买了一套137平方米的住房。他对自己的选择十分得意: “我的同事花同样的钱只能在上海买40平方米的房子,上下班还十分拥挤。我从昆山乘沪宁城际高铁上下班不过十几分钟,一路可以欣赏景色,住的地方空气也好。”
城市形象扮靓沪宁走廊
“沪宁城际高铁必将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江苏省交通厅副厅长张晓铃坚定地说, “这条线上都是全国有名的‘重量级’城市,这些城市的实现同城化、一体化,意义非比寻常。”
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诸市莫不将沪宁城际高铁视为新的发展的重要机会,都在利用沪宁城际高铁建设进行大规模城市改造。苏州在车站周边2.4平方公里范围内重新布局商业设施;常州将车站周边的破旧建筑一拆而光,并在车站西边建造了一个8万平方米的长途汽车站;南京市也将历史久远的中央门汽车站移到南京站北边,并对这一片地区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改造。
“黄金线路”再现经济活力
沪宁城际高铁每年将使沿线城市GDP增长1%,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效果十分明显。有关专家对沪宁城际高铁市场进行调研后认定,2020年前,这条线最大区段客流密度每年为4850万人,长三角将实现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如按长三角经济每年增长10%、主导行业至少要占经济总量的51%以上计算,到2020年,长三角的服务业就应该超过7万亿元的规模。
事实上,反应敏捷的企业家们早就将目光锁定沪宁城际高铁了。沪宁城际高铁与京沪高铁开工的消息刚一透出,苏州的房价就涨了4成。在毗邻上海的昆山市,许多房产开发商也将沪宁城际高铁作为吸引顾客的广告语。2010年4月,正是新 “国十条”下达后,房地产业面临观望、趋冷的局面。4月26日,昆山南站附近的某楼盘开盘,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竟受到热烈追捧,许多上海的市民蜂拥而来,形成了 “逆势飘红”情景。镇江站某块地价原为每亩400万元,现在差不多翻了一倍。
有消息称,2009年年底,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有近60家落户上海。今年,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130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1962.4亿元人民币,其中沪宁城际高铁贯穿的苏南地区的项目数占项目总数的43%。沪宁城际高铁就像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全世界众多企业向这块热土转移……
一个或几个大城市群的兴起,将有利于国家提升综合国力。而没有交通运输网,就不可能形成这样的城市群。前不久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意味着长三角上升为国家总体战略,沪宁城际高铁的建成呼应了长三角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沪宁城际高铁的开通运营,大大提高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体系的网络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它与即将开通的沪杭、宁杭城际铁路一起,构成沪宁杭铁路 “金三角”通道,有利于加快长三角区域合作、联动和 “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大长三角核心区与浙东、浙南和安徽沿江地区的空间接近性,并与京沪高铁和沪昆、沪汉蓉等高速铁路紧紧衔接,融入全国铁路快速客运网,串起的是一条条产业链,大幅度拓展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动空间和生产力辐射范围,改变我国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格局。
沪宁城际高铁是长三角飞速发展的经济引擎,是最富生机与活力的中国经济走廊。
本报通讯员 杨庆宁
本版图片由罗春晓提供
沪宁城际高铁,让城市更美好
评论
6 views